创新“一带一路”项目融资模式的思考及建议 ppp 模式 ppp(public—private—partnership)模式,是指政府与私人组织之间,为了提供某种公共物品和服务,以特许权协议为基础,彼此之间形成一种伙伴式的合作关系,并通过签署合同来明确双方的权利和义务,以确保合作的顺利完成,最终使合作各方达到比预期单独行动更为有利的结果。 公私合营模式(ppp),以其政府参加全过程经营的特点受到国内外广泛关注。ppp 模式将部分政府责任以特许经营权方式转移给社会主体(企业),政府与社会主体建立起“利益共享、风险共担、全程合作”的共同体关系,政府的财政负担减轻,社会主体的投资风险减小。ppp 模式比较适用于公益性较强的废弃物处理或其中的某一环节,如有害废弃物处理和生活垃圾的焚烧处理与填埋处臵环节。这种模式需要合理选择合作项目和考虑政府参加的形式、程序、渠道、范围与程度,这是值得探讨且令人困扰的问题。 截止到 2024 年 11 月底,国家进展改革委公开推介的第一批 1043 个 ppp 项目中,已签约项目达到 329 个,占推介项目数量的比例为 31.5%。 一、定义 ppp 模式,也称 ppp 融资,或者 ppp。 随 着 项 目 融 资 的 进 展 , 有 一 个 词 ppp ( public-privatepartnership,公私合伙或合营,又称公私协力)开始出现并越来越流行,特别是在欧洲。该词最早由英国政府于1982 年提出,是指政府与私营商签订长期协议,授权私营商代替政府建设、运营或管理公共基础设施并向公众提供公共服务。本文拟对 ppp 的各种定义作一个综述,并论述它的理论基础。 狭义定义 从各国和国际组织对 ppp 的理解来看,ppp 有广义和狭义之分。 广义的 ppp 泛指公共部门与私人部门为提供公共产品或服务而建立的各种合作关系,广义的 ppp 可以理解为一系列项目融资模式的总称,包含 bot、tot、dbfo 等多种模式。狭义的ppp 更加强调合作过程中的风险分担机制和项目的衡工量值(valueformoney)原则。 广义定义 ppp 是英文“public-privatepartnership”的简写,中文直译为“公私合伙制”,简言之指公共部门通过与私人部门建立伙伴关系提供公共产品或服务的一种方式。虽然私人部门参加提供公共产品或服务已有很长历史,但 ppp 术语的出现不过是 近 十 年 的 事 情 , 在 此 之 前 人 们 广 为 使 用 的 术 语 是concession、bot、pfi 等。ppp 本身是一个意义非常宽泛的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