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制作语言活动《雪孩子》课件一、教学内容本节课内容选自《幼儿语言活动指导手册》第四章第三节,详细内容为通过故事《雪孩子》教授幼儿认识冬季特点、理解友谊与帮助的意义,并学习相关词汇及表达。二、教学目标1.让幼儿了解冬季的气候特点,感受下雪的乐趣。2.培养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提高其词汇量。3.通过故事让幼儿理解友谊和帮助的重要性,培养他们的关爱意识。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让幼儿掌握故事中的新词汇及表达方式,运用到实际情景中。教学重点:通过故事让幼儿理解友谊和帮助的意义,培养他们的表达能力。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教具:课件、图片、卡片、雪花道具等。2.学具:画笔、彩纸、剪刀、胶水等。五、教学过程1.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教师带领幼儿观察窗外的雪花,引导他们描述雪花的外形、颜色等,激发幼儿对冬季的兴趣。2.讲解故事《雪孩子》(10分钟)教师利用课件、图片等教具,生动地讲述故事,引导幼儿关注故事中的新词汇和表达方式。3.例题讲解(5分钟)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幼儿运用故事中的词汇和表达方式回答,巩固所学内容。4.随堂练习(5分钟)教师发放卡片,让幼儿用故事中学到的词汇和表达方式进行描述,提高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5.小组活动(10分钟)教师组织幼儿分成小组,让他们用雪花道具、彩纸等材料,合作制作雪孩子手工艺品。六、板书设计1.故事雪孩子2.新词汇:雪花、友谊、帮助、表达等。3.重点句子:我们要像雪孩子一样,关心和帮助朋友。七、作业设计1.作业题目:用故事中学到的词汇和表达方式,写一篇关于雪孩子的日记。答案示例:今天,我和朋友们一起制作了雪孩子。我们用雪花道具和彩纸,精心制作了一个可爱的雪孩子。通过这次活动,我明白了友谊和帮助的重要性。2.扩展作业:画一幅关于雪孩子的画,描述画中的情景。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通过故事《雪孩子》让幼儿了解了冬季特点,学习了新词汇和表达方式,理解了友谊和帮助的意义。课后,教师应关注幼儿在作业中的表现,了解他们在语言表达方面的进步。在拓展延伸方面,可以组织幼儿进行户外观察,让他们在真实的雪景中感受冬日的乐趣,进一步提高他们的观察力和表达能力。重点和难点解析1.教学难点:故事中新词汇的掌握和表达方式的运用。2.教学重点:通过故事让幼儿理解友谊和帮助的意义。3.实践情景引入:观察雪花,描述冬季特点。4.例题讲解:引导幼儿运用故事中的词汇和表达方式回答问题。5.小组活动:合作制作雪孩子手工艺品,培养团队协作能力。6.作业设计:关于雪孩子的日记和绘画,巩固课堂所学。一、教学难点解析1.词汇卡片游戏:将故事中的新词汇制作成卡片,让幼儿在游戏中复习和运用。2.角色扮演:让幼儿扮演故事中的角色,运用新词汇进行对话,提高语言表达能力。二、教学重点解析1.雪孩子为什么要帮助小兔子?2.当我们遇到困难时,朋友是如何帮助我们的?3.朋友之间应该怎样互相帮助和关心?通过讨论,让幼儿真正理解友谊和帮助的重要性。三、实践情景引入解析1.提问方式:教师可以用开放式问题引导幼儿观察,如“你们看到的雪花是什么形状的?”“雪花飘落下来时,是怎样的景象?”2.语言表达:鼓励幼儿用丰富的词汇描述雪花,如“美丽的雪花”、“轻盈地飘落”等。四、例题讲解解析1.提问策略:问题应具有针对性和引导性,如“雪孩子是怎么帮助小兔子的?”2.评价与反馈:对幼儿的回答给予积极评价,鼓励他们用故事中的词汇和表达方式。五、小组活动解析1.分组策略:根据幼儿的性格、能力等因素进行合理分组,确保每个小组的成员都能积极参与。2.指导与协助:在制作过程中,教师应巡回指导,适时提供帮助,确保活动的顺利进行。六、作业设计解析1.日记写作:教师可以提供写作框架,引导幼儿描述雪孩子的制作过程、感悟等。2.绘画创作:鼓励幼儿发挥想象力,描绘出富有创意的雪孩子形象。本节课程教学技巧和窍门一、语言语调1.讲解故事时,教师应运用丰富的表情和变化的语调,吸引幼儿的注意力。2.在提问和引导幼儿回答时,采用亲切、鼓励的语气,增强幼儿的自信心。二、时间分配1.确保实践情景引入、故事讲解、例题讲解等环节的时间分配合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