剖析我国现代农业的进展趋向 摘要:农业科学技术的不断进展和推动以及国外先进农业科学方法的不断引进和应用,使我国近几年的农业得到突飞猛进的进展。进展现代农业的观念逐渐深化人心,但是,如何有效地进行现代农业建设,是目前我国农业进展争论不休的问题。所以,首先要明确现代农业的进展方向,从而因地制宜的进行有效的机制选择才是进展现代农业之道。 关键词:现代农业;进展方向;机制选择 一、我国现代农业进展的时代特征 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农业,首先要明确我国农业进展所处的历史时代,明确我国现代农业的进展方向,把握现有的政策和机遇,将我国现代农业推向优质、健康进展的轨道。我们将从农产品供需情况、农村劳动力供给和农业与非农产业的关系三个方面来阐述我国现代农业进展的时代特征。 1 中国农业进展正处于对农产品数量追求到质量追求的一个过渡阶段 从农产品供需情况来看,农产品供给需求发生很大的变化。一方面,我国的粮食作物播种面积占总播种面积的比重由 1995 年的73.43%下降到 2024 年 67.07%。与此同时,水果蔬菜种植面积所占比重由 1995 年的 7.08%上升到 2024 年的 12.82%。这种农产品种植面积上的变化,是消费者对于农产品需求喜好变化的直接反映。另一方面,我国粮食产量年年上升。与国际市场相比粮食价格较低、储备粮充足,但进口量却逐年扩大,这种并存情况的存在有持续和不断扩大的趋势,这显然是消费者对农产品的品质喜好变化的直接反映。这两个直接反映说明,中国农业进展正处于对农产品数量追求到质量追求的一个过度阶段。 2 农村劳动力正处于大量剩余并向城镇转移的阶段 从我国农村劳动力供给情况来看,我国农村劳动力供应大量过剩,农业劳动生产率极低,劳动力二元结构突显。现阶段农村流动人口年龄较轻,受教育程度相对较高,是具有较高生产力的劳动群体,我们必须正确的认识这种结构的流动对我国农业生产的影响。从长期来看,剩余劳动力的转移无疑对我国农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及消除二元经济结构带来了积极影响。从短期来看,这种结构性的流动对农业生产会产生一些负面影响.尤其是农业劳动力质量下降,对农业科技的推广和应用方面。 3 农业朝着有助于实现与非农产业的有效对接方向进展 从农业与非农产业的关系来看,我国已进入工业化中期,农业在国民生产总值中的比重已由改革开放初期的 27.9%逐年减少为2024 年的 12.6%。近几年,我国农业的进展已经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