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医疗核心制度及技术操作评分标准

医疗核心制度及技术操作评分标准_第1页
1/119
医疗核心制度及技术操作评分标准_第2页
2/119
医疗核心制度及技术操作评分标准_第3页
3/119
X 城县人民医院医疗(核心)制度及法律规范目 录第一章 医疗制度首诊负责制度三级医师查房制度会诊制度危重患者抢救制度值班与交接班制度疑难病例讨论制度死亡病例讨论制度查对制度术前讨论制度手术分级管理制度与程序病历质量管理制度分级护理制度医疗安全(不良)事件报告制度及工作流程危险值报告制度及流程新技术准入制度口头医嘱管理制度医嘱管理制度模糊医嘱的澄清制度与流程留观、入院、出院、转科、转院管理制度手术安全核查制度及流程手术部位标识制度及流程手术风险评估制度及流程重大手术报告审批制度住院时间超过 30 天患者管理与评价制度非计划再次手术管理制度高风险诊疗技术操作授权及审批管理制度患者知情同意制度医患沟通制度患者病情评估管理制度出院指导及随访工作管理制度临床用血申请分级管理制度介入诊疗业务七项核心管理制度第二章 病历书写医疗机构病历管理规定(2024 年版)X 城县人民医院病历质量考评细则住院病历环节质量与时限基本要求住院病人病案排序出院病案排序(归档病历)门急诊病案排序产科病案排序新生儿病案排序第三章 体格检查及心肺复苏腹部移动性浊音检查评价参照标准叩诊心浊音界评价参照标准换药术(腹部)评价参照标准胸腔穿刺术评价参照标准腰椎穿刺术评价参照标准经口气管插管术评价参照标准穿脱隔离衣法评价参照标准腹腔穿刺术评价参照标准心肺复苏术操作评分标准(2024 年 10 月)首诊负责制度一、第一次接诊的医师或科室为首诊医师和首诊科室,首诊医师对患者的检查、诊断、治疗、抢救、转院和转科等工作负责。二、首诊医师必须详细询问病史,进行体格检查、必要的辅助检查和处理,并认真记录病历。对诊断明确的患者应积极治疗或提出处理意见;对诊断尚未明确的患者应在对症治疗的同时,应及时请上级医师或有关科室医师会诊;三、首诊医师下班前,应将患者移交接班医师,把患者的病情及需注意的事项交待清楚,并认真做好交接班记录。四、对急、危、重患者,首诊医师应实行积极措施负责实施抢救。如为非所属专业疾病或多科疾病,应组织相关科室会诊或报告医院主管部门组织会诊。危重症患者如需检查、住院或转院者,首诊医师应陪同或安排医务人员陪同护送;如接诊医院条件所限,需转院者,首诊医师应与所转医院联系安排后再予转院。五、首诊医师在处理患者,特别是急、危、重患者时,有组织相关人员会诊、决定患者收住科室等医疗行为的决定权,任何科室、任何个人不得以任何理由推诿或...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医疗核心制度及技术操作评分标准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