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第一人民医院危险值报告制度(更新版)一、“危险值”的定义 “危险值”是指当这种检验、检查结果出现时,表明患者可能正处于有生命危险的边缘状态,临床医生需要与时得到检验、检查信息,迅速给予患者有效的干预措施或治疗,否则就有可能出现严重后果。 二、“危险值”报告制度的目的 (一)“危险值”信息,可供临床医生对生命处于危险边缘状态的患者实行与时、有效的治疗,避开病人意外发生,出现严重后果。(二)“危险值”报告制度的制定与实施,能有效增强医技工作人员的主动性和责任心,提高医技工作人员的理论水平,增强医技人员主动参加临床诊断的服务意识,促进临床、医技科室之间的有效沟通与合作。(三)医技科室与时准确的检查、检验报告可为临床医生的诊断和治疗提供可靠依据,能更好地为患者提供安全、有效、与时的诊疗服务。 三、“危险值”项目与报告围 (一)心电检查“危险值”报告围:1、心脏停搏; 2、急性心肌梗死心电图改变;3、急性肺栓塞心电图改变;4、明显 Brugada 波;5、Q-T 间期延长大于 550ms;6、致命性心律失常:①心室扑动、颤抖;②室性心动过速; ③ RonT 型室性早搏;④频发室性早搏并 Q-T 间期延长;⑤预激综合征伴快速心室率心房颤抖;⑥心室率大于 180 次/分的心动过速;⑦二度 II 型以上的房室传导阻滞;⑧心室率小于 40 次/分、持续大于一分钟的心动过缓;⑨大于 3 秒的长 R-R;⑩明显高钾、低钾心电图改变。(二)放射影像检查“危险值”报告围:1、中枢神经系统疾病:① 急性颅血肿伴脑疝;②脑干出血或梗塞;③超急性脑梗死面积达一个脑叶以上或伴脑疝。2、脊柱、脊髓疾病:① 脊柱爆裂性骨折伴椎管骨块或血肿;②脊髓横断伤或广泛挫裂伤。3、胸腔、纵隔与大血管疾病:① 食道锐性异物邻近主动脉或伴发穿孔、纵隔脓肿;②气管、主支气管异物出现纵隔摆动或肺不;③急性外伤性大量气胸或胸腔积液(肺压缩 80%以上,纵隔移位明显);④急性广泛性肺栓塞(2 个肺叶以上或弥漫性小分支栓塞);⑤ CT 示急性心包填塞(大量心包积液/血);⑥急性主动脉夹层;⑦巨大主动脉瘤大于6cm 或动脉瘤破裂;⑧外伤性膈肌破裂;⑨假性动脉瘤破裂。4、腹部疾病:① 急性肠系膜上动脉主干栓塞、门静脉主干或大围肠系膜静脉血栓形成;②急性消化道穿孔;③急性出血坏死型胰腺炎;④肝脾胰肾破裂,有腹腔出血量大或出血为活动性或伴发大血管损伤;⑤急性绞窄性肠梗阻或肠坏死、穿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