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连锁式引申:1、要:金文作 、,《说文》:“要,身中也。”① 昔楚灵王好细要。(《墨子·经说》)② 是王之地一经两海,要绝天下也。(《战国策·策》)③ 吴人要而击之,获邓廖。(《左传·襄公三年》)④ 虽曰不要君,吾不信也。(《论语 ·宪问》⑤ 非所以要誉于乡党朋友也。(《孟子·公丑》)⑥ 地不知寒人要暖,莫把人衣做地衣。(白居易《红线毯》)“要”的意义可以用下表描述:① 腰(人体的中间部分) ②中间(事物的中间部分) ③拦截(迫使他人中途停止前进) ④要挟(迫使他人改变意向,满足自己的欲望) ⑤求得(请求他人满足自己的欲望) ⑥需要(期待某种欲望得到满足)2、防:《说文》:“防,隄(堤)也。”① 以防止水。(《周礼·地官·稻人》② 防 民 之 口 , 甚 于 防 川 。 ( 《 国 语 · 周语》)③ 吾 闻 忠 善 以 损 怨 , 不 闻 作 威 以 防 怨 。(《左传·襄公三十一年》)④ 义礼义防民。(盐铁论·本议)祖俗而施教,察失而立防。(《后汉书·桓谭传》)⑤ 君子行有防表。“防”的意义线索可以用下图表示:① 堤坝(堵水所用的建筑) ②堵水、防止水患(堤坝的作用是堵水) ③禁止、防备、防止(由堵水泛指堵塞禁阻等意思) ④约束(对人的行为进行约束)⑤ 规、标准(有约束而形成的行为规)以上两例和“朝”的词义引申脉络一样,由本义过渡到直接引申义,再过渡到间接引申义,中间是一环扣一环的关系,就像链条一样。我们把这种引申脉络称作连锁式引申(也叫做链条式引申)。(二)辐射式引申:1、节:《说文》:“节,竹约也。”① 竹则笋苞抽节。(左思《吴都赋》)② 其 于 木 也 , 为 坚 多 节 。 ( 《 周 易 · 说卦》)风断蒲草节,霜埋翠竹根。(杜甫《建都十二郎》)③ 彼节者有间,而刀刃者无厚。(《庄子·养生主》)④ 寒 暑 易 节 , 始 一 反 焉 。 ( 《 列 子 · 汤问》)⑤ 每闻琴瑟之声,则应节起舞。(蒲松龄《促织》⑥时穷节乃见。(文天祥《正气歌》)⑦ 长幼之节,不可废也。(《论语·微子》⑧ 强本而节用,则天不能贫。(《荀子·天论》⑨(武)杖汉节牧羊,卧起操持,节毛尽落。(《汉书·建传》)“节”的引申线索可以图示如下:② 木节、草节(用于草木)③ 关节(用于动物)④ 季节、节气(用于时日)① 竹节 ⑤节奏、节拍(用于音乐)⑥ 气节、节操(用于道德)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