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金融机构概述----------------------- -----------------------日期: 国 际 金 融 课程教案课程编号:总学时: 51 周学时:3适用年级专业(学科类):经济类、管理类专业开课时间:2024——2024 学年第 1 学期 使用教材:《国际金融》(第二版)(人民邮电) 授课老师:蛟章节第九章 国际金融机构课时2教学目的通过本章的学习,要了解各类国际金融机构的基本容与其构成,掌握它们在加强国际经济和货币合作、稳定国际金融秩序方面发挥的极其重要的作用。教学重点与突出方法1、 国际金融组织的概况2、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概览3、 世界银行集团的概览4、 巴塞尔委员会与《新资本协议》教学难点与突破方法难点:解析《新资本协议》与国际金融监管方法:结合典型金融事件讲解相关容素材报纸、有关国际金融组织的财经时评教学过程第一节国际金融组织概述一、国际金融组织产生和进展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前.资本主义国家的货币信用和国际结算制度尚处于建立和形成阶段,虽然它们在货币信用与国际结算领域也存在着一定的矛盾,但还不十分尖锐。一些国家的国际收支都有顺差,资金可以自由调拨,外汇汇率基本保持稳定。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以后.由于资本主义进展的不平衡加剧,资本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日益尖锐。最强大的国家,不仅运用自己的经济、政治和军事力量,还希望利用国际组织来控制别国,所以就提出设立国际金融组织的问题。同时,由于通货膨胀的急速进展与国际收支逆差严重,使多数资本主义国家在货币、外汇和国际结算方面发生了困难,对外部的援助寄予希望,因而产生了设立国际金融组织的要求。基于上述原因,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后,资本主义国家召开了一系列的国际金融会议,讨论货币、外汇问题。例如,1922 年在热那亚召开的世界金融会议,提出了建立“节约黄金”的金汇兑本位制度问题,并且产生了广泛的影响。1922—1933 年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爆发后,资本主义国家在货币贬值、外汇倾销、外汇管制、清算结算以与贸易政策方面矛盾重重,斗争尖锐。资本主义国家曾于 1933 年召开世界经济会议,企图对这些问题进行协调,但是,由于它们利益冲突空前激烈,会议未能取得成果。为了处理德国的赔款问题,西方国家于 1930 年成立了国际清算银行,这是设立国际金融组织的主要开端。二次大战后初期,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信用制度与国际收支危机更为加深,困难重重。有些国家只能依赖“外援来恢复经济,进展生产,因此,它们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