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体育与健康课程教学改革调查讨论 摘要:体育教育作为大学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起着身体教化、心理健全、德育培育、智力促进的作用。然而,当今的大学体育教育功能的弱化、甚至失调,导致大学生课程体育健康状况下滑趋势难以遏制,学校体育文化建设严重滞后。通过对湖北省部分高校大学生体育与健康课程进行调研,发现湖北省高校大学体育与健康课程基本执行了教育部规定开课学时,可供选择的课程基本上能满足学生需求,俱乐部教学尚未全面展开,部属院校将学生体质健康标准与学生学位挂钩;但也存在校园体育文化建设不足、选项课程设置单一、体育课程思政缺失等问题。 关键词:大学体育;教学改革;文化建设 体育作为人类社会特有的一种文化现象,是增进人类健康的重要手段,对人的全面进展具有重要的作用,越来越广泛地受到重视。学校体育作为我国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肩负着培育德、智、体、美全面进展社会主义建设者与接班人的重任。尤其是伴随着素养教育的实施,我国学校体育提出“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高校体育作为学校体育的最后阶段,是人的一生中接受学校体育的最后阶段,是由学校体育向社会体育过渡的重要一环,能否将体育习惯贯穿人的一生,高校体育至关重要。大学体育改革自改革以来,无论在学校教育中的地位、价值,还是在实践与理论中取得了一系列的改革成效。不可忽视的是,当前的大学体育教育仍然存在着运动项目单一性、教学方式机械化、学生学习被动等缺乏时代创新性的问题。为了更好地推动大学体育与健康课程的教学改革,促进校园文化建设,改善学生体质健康下滑状况,基于此,调研组拟对湖北省部分部属高校与省属高校大学体育与健康课程教学改革现状进行调查与访谈,以期为更好地施行大学体育教学改革提供理论借鉴与建议。 1 湖北省部分高校大学体育与健康课程实施情况 自 20 世纪 80 年代以来,我国高校体育改革经过 40 多年的进展,取得了一系列的成就,然而,通过近几十年地对大学生体质健康进行监测,发现学生体质健康状况近几十年来持续下滑,国家体质健康测试标准向下调整后,学生不达标的情况仍然凸显,学生健康状况实在令人担忧。对此,教育部于 2024 年与 2024 年连续两年出台文件,要求各高校加大体育课程建设,并提出:大学期间,大学生体育课程课时数不得少于 144 学时,并要求必须成立专门的大学生体质测试机构,建立大学生体质测试中心,配备专职人员。课题组于 2024 年调查了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