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城规划设计论文 1 大学城综述 1.1 大学城的定义 《教育大辞典》是这样界定的:“围绕大学建立的社区。人口一般在 5~10 万,为大学生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和便利的食宿、交通等条件。”这样的表述,基本表达出了大学城的许多特征和要求,但并没有完全的诠释现代大学城概念的丰富内涵。 事实上,对于大学城,许多诸如大学园区、高教园区、教育园区、大学科技园、大学科技城、大学社区、大学城镇、大学区等概念都与大学城相关、相似,由此可发现,“大学城”实质上是一个非常复杂的概念。笔者以为,根据现代大学城出现和进展的背景来看,无论是大学科技园区、科学城都应该被视为大学城,因为他们具备了相同的开发背景、相同的开发目的、相似的社会责任和经济责任,还有许多相同的属性和特点。 “大学城”实质上是一个以大学为核心而构成的、具有特定整体功能和环境特征的城市社区。故当前普遍使用“大学城”这一称呼方式来指代这种近年来各地建设大学园区综合体,也是对大学城作为城市的新型表征定义的提示。 值得注意的是,“大学城”所包含的城市概念,应该是有所限制的,它并不是一个大城市,假如要在城市的体系中寻找一个定位的话,应该处在“城镇”的阶段上。这个定位,是根据大学城实际的功能需求和环境氛围的要求,以及合理的规模所作出的,参看国外比较著名的大学城如剑桥、牛津、普林斯顿等成功先例,这样的定位也可以得到印证。把握这一定位,对于我国目前诸多新兴的大学城来说,是非常必要的。 1.2 大学城基本特征 1.2.1 大学城的城市属性 科布西埃(Le•Corbusier)说过:“每所学院或大学本身就是一个都市单位,无论大小它都是绿色城市。”大学城是城市的一种形态,这一切决定了大学城最重要的基本特征之一是它的城市属性,这是其区别于普通大学校园的本质所在。大学有着其与生俱来的城市属性,随着大学的扩大,大学的城市化是必定的结果。 11 大学城的人口组成有比较明显的特点:一、学生数量大。大学生是大学城主要使用人群,占到 50%以上。二、居民受教育程度较高。大学城的居民除了在校大学生和教职工外,从事高科技产业讨论和开发的工作人员也是占有很大比例的人群,这类人群都普遍受过较高程度的教育。 这样的人口构成,年龄层比较低,充满了活力和激情,兴趣广泛;受教育程度高,具有相当的文化品质要求,生活质量要求高,这对大学城在配套设施建设上具有不同于一般城市的要求。 1.2.3 特定的功能和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