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校企合作模式可持续进展探析 摘要: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进展和普及,各地相关应用型大学都在努力尝试推动校企合作模式,对校企合作模式也做出了诸多的理论讨论与实践探究。但由于国家国情的关系以及我国校企合作模式探究的时间不长,经验不足等原因,导致了出现目前我国校企合作模式中的问题,不得不引起我们的高度关注与重视。为实现对人才需求、企业需求以及社会需求的终极服务对象,对校企合作模式的可持续进展进行深化探讨。 关键词:应用型大学;校企合作模式;可持续进展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进展和普及,人才培育模式在逐步趋于合理化,高等教育也正由学校本位向工学结合、校企合作模式的应用型大学进行过渡。各地在努力推动校企合作模式过程中,对校企合作模式做出了诸多的理论讨论与实践探究具有重大现实意义的成果,以促进应用型大学的可持续进展。 一、校企合作模式的基本内涵 校企合作是指学校与产业通过合作,使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教学与生产相结合,以此来提高各自潜能的过程。校企合作模式则是使之理论化、系统化、方法化的讨论。校企合作模式的主体包括高校、企业、行业、学生、政府、社会等方面;合作的内容包括技术与资源、课程设置与专业配置、岗前培训与实习实践、师资沟通与科学讨论、文化育人与就业等。 二、现阶段我国校企合作模式的分类 1.以校为本模式。“以校为本模式”即我们通常所说的建立在学校内的实习工厂。实习工厂一般这是学校的产业之一,它帮助学校学生完成相关的校内实习工作,既要与专业理论知识相结合,又要为学生专业技能的训练提供实习基地。2.以企业为本模式。“以企业为本模式”是企业根据企业的专业所需,在于学校协调的情况下开设专业、设置课程。企业派出领导直接担任荣誉顾问或校长来参加该专业的建设之中,培育直接面对企业的人才。3.校企共同参加模式。第一,“订单式”模式。往往企业与学校首先建立实习基地,在一定时间内接受一定数量学生参加实习基地的实习,根据用人需要,选拔学生并录用学生。这种校企合作模式是由校企双方共同,企业着重于对学生在实习岗位上的考察考核、录用上岗的办学模式。第二,企业“冠名班”模式。企业在学校通过一些途径如建立奖学金制度、企业贫困助学等方式参加学校某一领域的事务。企业在这一领域内有一定的决策、计划、组织、协调等管理职能。第三,”企业引入”模式。学校和企业共建实习基地或平台,把企业吸引进校园内,形成一个模拟环境。一方面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