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校园特色专业建设的实践性论文 [摘要]本文首先进一步深化了特色专业的内涵,然后,提出了一种基于“闭环循环系统”的特色专业建设的一般模式,并结合学院实际,利用“闭环循环系统”模式的建设思路,思考学校特色专业建设的具体实践,具有一定是指导和借鉴意义。 [关键词]特色专业闭环系统评估监控校企合作 一、特色专业的内涵 所谓特色专业是指具备独特的与众不同的风格的专业,是指学校根据所具备的优势条件,经过长期的办学实践逐步积淀形成,它具有优于其它学校的、独特的、稳定的、具有鲜亮个性特点并为社会所承认的专业风格。主要体现在:①在理念上是对专业教育规律上某个节点认识的深化和张扬;②在现象形态上是一所学校历史上独有品行的凝聚、独特风貌的体现;③在建设的标准上充分体现先进性、创新性、科学性、示范性。 二、基于“闭环循环系统”的特色专业建设 高等学校建设特色专业的过程具有普遍性,这里提出一种基于“闭环循环系统”的特色专业建设一般模式,经过确定特色专业、专业建设规划、特色专业建设和运行、特色专业建设的评价与监控、反馈调整等五个环节,完善了特色专业建设的各个过程。 ① 分析专业的外部环境,科学识别与遴选特色专业。专业的外部环境因素和内部资源条件制约着同时也支撑着专业的进展,认清内部和外部的有利因素和不利因素。尽可能充分发挥利用自己的办学优势,把握外部机会,避开不利因素,合理确定建设特色专业。②制定专业规划。根据学校的办学定位、办学指导思想与学科进展规划,制定特色专业建设规划,明确特色专业建设的战略目标以及特色建设。③实施特色专业建设。这是一个具体实施的动态过程,为保证特色的培育有效性,在这个环节主要要做到三点:一是围绕特色培育加大学校人财物等资源的投入,二是要围绕自身的学科优势与市场潜在需求进展制定合理的人才培育方案,三是要在教学的各个环节大力实施教学改革,以先进的教育理念与方法指导教学过程。④加强对特色专业建设过程的评估与监控。定期组织对特色专业建设的状况进行评估,以评促建设,以评促改革。⑤实施反馈调整。反馈是“闭环循环系统”的重要内容,即将评估与监控中所猎取的特色专业建设中的有关信息及时反馈到特色专业建设的中间环节,以便及时调整建设的方案与措施,优化特色专业建设的效果。 以上五个过程不是孤立的,而是互为条件,互相制约,互相促进,缺一不可,是一个统一的有机整体。 三、特色专业建设的具体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