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家庭教育误区分析论文 一、大学生家庭教育存在的误区及其原因 1.由爱护而过分娇宠 这是最典型,也是最常见的家庭教育误区。目前我国在校大学生年龄约为 18-22 岁,以独生子女为主。一些家长总是对孩子怀有怜爱之心,即使在孩子进入大学以后,仍然担心孩子不能照顾自己,会受到损害,于是继续娇宠和溺爱孩子,满足孩子很多不合理的要求。这样过分的溺爱孩子导致孩子生活自理能力差,娇生惯养,不适应住校生活,不能和同学和睦相处。这样错误的家庭教育除了直接导致孩子形成过分的“自我中心”的性格缺陷外,同时也使孩子丧失了依赖家长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孩子在面对纷繁复杂的社会时束手无策。 2.由期望而导致严苛、功利 有些家长自己的“大学梦”在子女身上得到实现之后,进而对孩于产生更多强烈的期望。这些家长对孩子的学习成绩表现出了一种不理智的关注和要求。这样继续中学时期高强度的学习,无疑会给孩子带来巨大的学习压力,而且很容易激起孩子的逆反心理,引发厌学情绪,导致逃学、旷课等等不良后果。 更有一些家长在一些社会错误观点的影响下,一味的要求孩子竞争学生会干部、加入党组织、获得各种荣誉,这些家长甚至持有一种狂热的态度,实行一切能够实行的方式来帮助孩子达到自己所期望的目标。同时也鼓舞要求孩子能够以一种狂热的态度来达到目的。这种家庭教育导致的直接后果就是加深了孩子的功利思想,使孩子变得做事前先考虑结果是否有利,有好处才能,有荣誉才上,为达到目标不择手段,有时为了自己的利益,甚至不惜实行一些不文明、不道德的做法。这样教育下的孩子往往会功利心很强,忽略了在大学中应该培育自己的兴趣爱好,全面加强自身素养。 3.由失望而变成厌恶、冷漠 孩子假如高考失利,没有能够根据父母的期望进入知名大学或热门专业学习,一些家长在惋惜之余,不能理智、有效的缓解消除失望、沮丧等等不良情绪,而是将这种消极的负性情绪完全转嫁到孩子身上。要么对孩子产生生气情绪,要么对孩子冷漠,不管不问。不论是哪一种态度,对于孩子都是一种极大的损害,也是对家庭教育的完全放弃。孩子在经历考试的失败之后,自信心、学习热情都受到了很大的打击,同时他们又要面对大学完全陌生的环境和人际关系,这时缺乏父母的关怀和指导,丧失家庭教育有效的帮助,对孩子在大学时期甚至以后的进展,无疑会产生不良的影响。 4.由袒护而过分纵容 孩子在大学中出现问题时,一些家长总是找各种理由帮孩子百般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