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逆反心理分析论文 一、影响逆反心理产生的因素 (一)生理因素 一是思维凸现批判性。大学生处于青春期,思维的批判性较以前有了很大进展,主要表现在智力活动中分析和批判的程度得到提高。二是自我意识增强。自我意识是指一个人对自己以及自己和周围关系的认识。自我意识中的自我独立、自我评价、自我设计等是导致大学生逆反心理的重要诱因。三是情感情绪的不稳定。大学生在这一时期呈现出易动感情,情绪强烈的心里特征,其情绪的两极性表现得强烈。当他们受到外在客观条件的刺激,场境的感染、他人或群体的暗示时,就很容易转变对事物原有的看法,从一个极端转向另一个极端。 (二)家庭因素 一是现在的大学生大都生活在独生子女家庭,孩子自然就成了这个家庭中的核心成员,在家庭中受到过分的关怀、爱护。学生不同程度存在以自我为中心、个性放纵、缺乏艰苦创业精神、心理脆弱等弱点。二是离异家庭的孩子,由于父母长期对孩子关怀过少,使孩子得不到应有的关爱和照顾,当他们看见别的同学能得到父母的爱时,会使他们的内心产生严重的焦虑与矛盾。从而导致性格孤僻、内心封闭,最终产生自卑逆反心理。三是某些家长由于自身文化水平较低,在孩子的教育问题上,不根据孩子的实际情况出发,总以自己的想法要求孩子,强迫孩子读不喜爱的大学或是专业,致使孩子产生厌学情绪和仇恨的逆反心理。四是在竞争压力越来越激烈的今日,不少家长承受着来自工作岗位上的各种压力,为了不让孩子再承受这一压力,父母对孩子的期望值也日渐增高,导致孩子心理负荷增加,以致产生烦躁、自私甚至厌世的逆反心理。 (三)社会环境因素 社会环境也是导致学生产生逆反心理不可忽略的一个方面。现代社会日新月异向前进展,大众媒体在满足人们对多样化的文化追求、满足人们娱乐的同时,也带来了许多意想不到的负面影响。通过舆论的持久作用,使人向物的世界沉沦,大众传媒商业化和世俗化,使得各种传媒都不同程度地表现生活上的物欲横流、金钱膜拜,生活中的玩世不恭、躲避崇高,道德上的良心遮蔽,媒体上充斥着封建社会的帝王将相、才子佳人、暴力凶杀、虚伪欺骗,叛逆性人格受到推崇,教育者受到了丑化。由于大学生辨别能力不强,大众媒体中的错误导向导致了学生的思想混乱,为逆反心理的产生提供了舆论的支持。 (四)学校教育因素 首先,以老师为中心的传统教育观念也是导致大学生出现逆反心理的原因之一。其次,随着社会的进步和进展,新奇事物层出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