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通镇支教队:队长:董鑫队员:柏昊立,涂铮铮,舒培,赵柏睿一、实践综述1.实践宗旨系出英才,同心支教2.实践目标(1)授课我们本次支教活动的主要目的是授课。本着寓教于乐的原则,尽量减少孩子们将我们的教学和当地老师教学对比而形成落差等带来的负面影响,带给他们更多课本之外的东西,培育他们的长远眼光,启发兴趣,促进身心健康。(2)心理建设队员与孩子们一起学习、一起游戏、一起生活,感受他们的苦恼与欢乐,陪伴他们走过 6 天,让他们感受到这个社会上还有很多人在关怀他们。在父母常年不在身边的情况下,我们尝试走近他们,打开他们的心扉,带去爱与关怀,减小一些自卑自闭等留守儿童常出现的可能性。同时,为他们提供一个了解外界的平台,开阔他们的眼界。在与他们的沟通中,可以跟他们讲讲我们自己成长经历中的真实感悟,能在一定程度上避开走弯路、钻牛角尖,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其次,在课堂上引发学生对于自己以后生活方式的想象和思考,引导他们在实践中尝试独立发现问题并学会解决问题。(3)社会调研通过走访当地居民并同相关负责人沟通,了解当地教育进展状况,并对留守儿童这个特别群体进行调查和讨论。再通过整理和报道,让更多的人了解并关系留守儿童,让留守儿童能感受社会的温暖,不再感到孤单。(4)知识普及通过对当地人生活方式的了解,进行一些诸如自然灾害预防知识的普及,帮助他们更好的生活;通过对卫生知识的普及,有助于减少疾病率,培育良好的卫生习惯,使村民拥有良好的健康状况;发挥电子科技大学的特色优势,为他们讲解一些基础的防电、防漏电小常识。(5)自我锻炼通过支教活动,培育大学生的责任心,在实践活动中增长才能、提高综合素养。在支教的前期准备中,通过团队组织与合作能让队员学会关爱他人、互帮互助、增强合作意识和独立能力,有利于个人未来的进展。同时,山区艰苦的环境能促使队员不断适应新生活,努力坚持,并更加珍惜和热爱生活 。 通过给孩子们授课,让我们真正走上讲台,是一种对胆量的考验,也是一种对场面控制的实训。由学生角色向老师角色的转变过程中,能有利的培育我们的细心程度和责任心,以及处理问题的技巧能力。二、支教,我们在行动(3)支教前培训① 团队建设·锻炼身体。每周一、三、五晚 9 点,由体育委员组织团队成员去操场跑步,跑完后坐在操场上,可以尽兴聊天,和大家一起分享生活中的小事,有苦恼大家一起解决,快乐的事,一起感受欢乐。这样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