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我推销麻辣烫三国时期,南匈奴单于呼厨泉派使者来到许都,拜见汉天子和魏王曹操。 曹操要接见匈奴的使者,他自己认为貌不出众,不能表现出魏王的威仪来震服匈奴,于是就叫来崔琰代替他接见。崔琰眉目疏朗,腮下还有一部四尺长的美髯,气度不凡,在当时名列四大美男子之首。 会见时,曹操自己握刀站在崔琰的坐榻旁。等到接见完毕,他派了一个官员,借拜会的时候问匈奴使者:“魏王这人怎么样?” 匈奴使者听了十分客气地回答:“魏王气度高雅,不同寻常;但是在我看来,坐榻边上上的捉刀者,才是真正的人物。”第一部分 形象管理 出类拔萃第 1 章 出类拔萃的形象 (1)人物而不是人渣 在社会上生存,我们希望自己是一个人物,还是仅仅是人员(普通人群中一员),甚至是一个人渣或者人妖呢? 我想每个人的选择都是人物,而不会是人数或者人渣。所谓人物者,实际上也就是现代社会中的 VIP(Very Important Person)。宋代苏轼在《念奴娇·赤壁怀古》中吟唱: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毛泽东在《沁园春·雪》中说: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由此可见,自古至今,人物都无不是人人艳羡,个个仰慕的人。 但问题在于,我们怎样才能成为一个人物呢? 要想成为人物,我们首先应该观察那些出类拔萃的人物是如何从人群中脱颖而出的。 经过观察,我们不难发现:今日的时代是一个靠形象取胜的时代,几乎每一个领域——艺术、科技、商业、体育都在进行着个人形象的推销与竞争。其中的佼佼者,就成为社交名星。无论是他们的品质还是他们的聪慧,都会在交际圈中无限放大。 这样的现实为我们提供了一个类似于黑色幽默式的结论:假如我们想要成为人物而不是人员和人渣,首先要塑造并推销自己的外在形象,使自己看上去象个人物。 这就是形象的重要意义所在。它不仅影响我们的社交,更会影响我们的事业,最终影响我们的命运,甚至决定能不能成为一个人物。 有一句管理学的名言是:无论在什么情况下,只要需求超过了供给,我们就需要管理。这句话同样可以应用在形象管理上,只要我们还没有认为自己是一个人见人爱、人见人敬的超级人物,只要还认为自己仍然需要通过良好的形象获得更多的悦纳与进展,我们就需要管理自己的形象。 所谓形象管理,就是以最少的时间、金钱和精力,树立起一个最为大家所尊重和悦纳的个人形象。它涵盖个人全方位的生活方向,包含个人素养、审美标准、穿衣装扮、社交礼仪等。 对于我们每个人来说,假如说体形和相貌是天生的话,那么形象则是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