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安全教育现状与改革对策摘要 我国是中小学生安全事故发生率较高的国家之一。频繁发生的安全事故给中小学生的健康和生命造成了很大的损害,而现实社会中存在的安全隐患,更是给中小学生的健康和生命构成了严重的威胁。对此,党和政府高度重视,相继制定和出台了一系列法规、文件,要求各级学校积极开展各种形式的安全教育,使学生逐步形成安全意识,掌握必要的安全行为和技能,最大限度地预防安全事故的发生和减少安全事件对中小学生的损害,保障中小学生的健康成长。 在关注中小学生安全教育的进展中,笔者接触到了一些专家学者“利用学校体育来提高安全教育质量”的学术观点,从而引起了自己的讨论兴趣,并最终确定了硕士论文的课题方向。 笔者以“知行合一”等教育理论为指导,对“小学生安全教育与学校体育相结合”的模式、途径与方法进行了探究。首先对省市小学生安全教育的现状进行了调查讨论。调查讨论的容涉与到小学安全教育的现状、存在问题、影响因素、改革趋向等等。通过对调查数据的统计分析,得出以下认识:小学生的安全意识比较薄弱,安全知识与安全技能也比较缺乏,生活中仍然存在着很大的安全隐患;小学生意外损害的发生率也是一个较高的数值,对此应当引起我们的高度关注;在开展安全教育活动方面,不仅存在无专门老师、无教学计划,课时少,经费少等问题,更重要的是多以说教为主,不注重小学生正确的安全行为、技能和习惯的培育,严重影响了安全教育的实效和质量;在调研访谈中,自己提出的许多改进措施、特别是“小学生安全教育与学校体育相结合,加强安全行为、技能和习惯的培育”的设想,得到了普遍认可。 对当前影响小学生安全教育质量的因素通过R型因子分析,得出了5个因子,分别为课程与师资因子,经费与设施因子,教育容因子,领导因子,社会参加因子。 根据调查与因子分析结果,本文提出了相应的改进对策:准确把握安全教育的现实状况,进一步提高安全教育的重视程度;广开渠道,加大投入,改善安全教育的设施,充实安全教育的资源:充分发挥课程教育在小学生安全教育中的作用,尽快开设安全教育的课程;进一步加强小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牢固树立“关爱生命、关爱他人”和“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道德情操;改变“安全教育等同于安全宣传”错误观念,把小学生安全行为、安全技能和安全习惯的培育作为安全教育的重点:开发学校体育的安全教育功能,在搞好“体育运动安全教育”的同时,积极进行“体育教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