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科学教学方法思考 如何让小学生主动、认真地上好科学课,喜爱上科学课,最终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对于贯彻当下全面进展的教育方针,提高全民族素养意义重大。笔者在教学中,以课程标准为指导,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了教学,现在与大家共同探讨如何搞好小学科学教学。 一、激发学生的学习科学的兴趣 激发学生的学习科学的兴趣,说起来简单,但其实做起来没有那么容易。我们常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许多老师也有这方面的意识,但教学实践中,往往效果没那么好。这其实是老师的“刺激政策”不得法或是下的功夫还不够。要想做到刺激兴趣,不仅仅做几个有趣的小实验或是讲几个小笑话来引导课堂那么简单,需要老师下极大的工夫和耐心。笔者认为激发学生的学习科学的兴趣,最重要的是要激发小学生的求知欲望并尽最大努力保护学生的自尊心。对于任何事物,假如有了求知的欲望,那么学习这件事就不再是一种苦行。求知欲望是对新事物的探究,是进行制造的原动力。有求知欲的人往往有着强烈的好奇心,而好奇心敲开许多学科大门的那块砖,不仅仅是科学。因此,在教学实践中,我们要从身边的学生可能感兴趣的地方开始着手讲起,利用学生熟悉的材料着手,积极主动有意识地唤起和保护学生的求知欲,引导学生自己去思考去发现问题,并通过实验或讲解去解答学生疑惑。在教学实践中各位老师可能也发现,学生们常常会提一些幼稚的问题,这是小学生必定会有的一个阶段,老师们不能因为幼稚就去嘲笑或是训斥学生。例如在讲解热胀冷缩一节时。笔者设计了一个环节,也可以说是个小实验,笔者用玻璃杯装了一杯开水,然后用瓶盖拧紧,然后把暖壶也放到讲台旁边。等讲到半节时,笔者假装说想喝口水,然后怎么用力也打不开,问学生们谁有办法把水杯的盖打开,几个学生说:“用你暖壶里的水去冲一下瓶盖就行了”,而有的学生则说:“老师都打不开,我们更打不开了。”这时,我说我就按前面几个学生的方法来试试能不能打开。随后笔者用暖瓶里的开水冲完瓶盖,然后顺利打开瓶盖后,学生们都挺兴奋的,他们感觉帮助了老师心里当然兴奋了。然后笔者乘机问,这是什么原理呢,大家知道吗,然后再讲一些生活中热胀冷缩的应用,课堂气氛自然会好起来。教学中,无论学生思维成就的大小,都要给予鼓舞。 二、在老师的必要引导下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 在科学课程的课堂教学中,要既要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同时也要由老师进行必要的指导,两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具体来说就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