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文人笔下的洛阳八景:诗画洛阳城,洛水流千秋

文人笔下的洛阳八景:诗画洛阳城,洛水流千秋_第1页
1/12
文人笔下的洛阳八景:诗画洛阳城,洛水流千秋_第2页
2/12
文人笔下的洛阳八景:诗画洛阳城,洛水流千秋_第3页
3/12
文人笔下的洛阳八景:诗画洛阳城,洛水流千秋 f 文|余子愚编辑|元诗歌洛阳古称雒阳、豫州,位于河南西部、黄河中游,因地处洛河之阳而得名,有着 5000 多年文明史、4000 年的建城史和 1500 多年的建都史,先后有 105 位帝王在此定鼎九州。是华夏文明的发源地之一、中华民族的发祥地之一。是隋唐大运河的重要枢纽。牡丹因洛阳而闻名于世,被誉为“千年帝都,牡丹花城”。沿洛河两岸分布着夏都二里头遗址、偃师商城、东周王城、汉魏故城、隋唐洛阳城等五大都城遗址。诗画洛阳龙门山色凿断层崖伊水流,寵嵸(longzong)双阙壮金瓯。雨浮爽气清东阁,风送晴岚翠幌楼。载酒波心停去棹,扶节洞口豁吟眸。不徒环秀开图画,扼险能纾南顾忧。——邱起凤《龙门山色》从隋代开始,文人们就忙着点评洛阳的景点。唐代诗人白居易认为“洛都四郊山水之胜,龙门首焉”,唐代的柳宗元初步确定了洛阳八大景,即龙门山色、马寺钟声、金谷春晴、邙山晚眺、天津晓月、洛浦秋风、平泉朝游、铜驼暮雨。洛阳龙门石窟此后,历代诗人纷纷歌咏洛阳八大景,其中明代诗人邱起凤写有洛阳八大景诗歌。我也写过有关洛阳八大景的现代诗,读了邱起凤的古诗,再看自己的拙作,觉得饶有趣味。邱起凤的《龙门山色》开头两句围绕诗题展开,第一句点出龙门石窟开凿的情形,龙门东西两山对峙,伊河中流,景象壮阔,使人胸襟顿开。第二句则写出龙门山色的清和翠。波澜壮阔邱起凤被龙门山色吸引,想乘船载酒到伊河中心停驻,就着迷人山色开怀畅饮。在赏景之余,邱起凤还对龙门的地势进行了深层次思考。且不说龙门山色美如画,单说其地势险要,易守难攻,就能解除洛阳的南顾之忧。龙门石窟一带古称伊阙关,位于今龙门山和香山之间,是古时洛阳的南大门,一直是兵家必争之地,东汉时是洛阳八关之一。今日伊阙关处,建有石拱桥一座,是龙门石窟重要的参观通道之一。我写的《龙门山色》与邱起凤的不同,主要从想象入手,突出龙门石窟的雕琢之美——龙门雕壁我怀疑,龙门山是一座岛,从东海漂浮至此。龙门山的诸佛,是海外仙人的雕琢。人工的造化惊人,龙门山的风景,近于仙境。香山寺的佛音,穿越大唐。到龙门,不仅要叩拜,更要静心。龙门山的一草一木,皆有佛性。烟雨朦胧,龙门山云雾缭绕。我担心这座岛会漂回大海。诗画洛阳马寺钟声白马归何处?禅宫尚尔存。栋梁仍夙昔,钟梵送晨昏。经自西方至,佛繇东汉尊。谁称明圣帝,千古障乾坤。——沈应时《马寺钟声》马寺钟声是洛阳八大景之第...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文人笔下的洛阳八景:诗画洛阳城,洛水流千秋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