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设计结构教学讨论 摘要:结构是建筑的基本要素,建筑设计基础教学中的结构教学应通过“感知”思考结构,通过“概念”设计结构,在教学实施过程中通过结构思考、结构体验和结构设计提升学生的结构意识。 关键词:建筑设计;基础教学;结构教学 在建筑学科中设计基础是非常重要的内容,对于建筑学领域的进展有着巨大的意义。从目前我国各大高校的建筑设计基础教学情况来看,教学方法、思路以及内容等方面还需要进一步完善,而在设计基础课程中结构教学是不可忽视的,在新的教育背景下,建筑设计基础结构教学的工作者也需要积极转变教学思想,引入更加先进的教学方法,才能够达到提升学生实践操作技能的目的。 一、教学背景分析 1、结构是建筑的基本要素 我国人民自古以来就非常重视房屋的结构设计与建设,经过了几千年的进展,我国建筑领域学者一直秉持“有用、坚固、美观的原则”。坚固:主要是针对建筑材料、结构等各个部分依据一定的规则,以最为合理的方式进行房屋建设,其最终目的就是为了最大限度提升房屋结构的稳定性。有用:主要是针对建筑的各部分功能要以人们的生活和工作需求为主,最大限度的满足人们对于建筑的各项需求,目前在建筑结构设计上越来越强倾向“人”这个因素,也就是服务于人,坚持以人为本。美观:是建筑物自古以来的特点,是为了配合建筑物周围景观的特色和形式,尽可能达到美化城市景观的目的,也能够满足人们对于建筑物美的要求。基于这些原则,建筑设计基础训练、结构概念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在学生尚未对学生进行建筑结构的系统化教学时,老师应该积极探究运用什么样的方法能够帮助学生建立结构概念,这才是教学得以成功的关键。 2、通过“感知”思考结构 结构概念本身是比较容易理解的,高校中学生在经历义务教育阶段之后,会积累很多理解概念的经验,因此一般学生根据自己的经验都能够很快理解结构概念,但是假如是在建筑设计基础教学中,概念这方面的理论知识传授的局限性相对较大,学生运用现代意识对新的知识概念进行感知,视觉感知会占据主导地位,老师在进行概念教学的时候,应该充分关注到感知经验的运用,特别是触觉在设计中的作用和意义,必须要充分认识到这一点,正是因为这样的原因,建筑设计基础教学中一些结构体验、结构实验以及实体模型的建造训练要进行重点设置。 3、“概念结构”与设计结构 学生在学习了结构基础知识之后,学生就会获得更多的实践体验与经验,在建筑设计的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