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开放式数控系统在数控铣床上的应用人研究

开放式数控系统在数控铣床上的应用人研究_第1页
1/20
开放式数控系统在数控铣床上的应用人研究_第2页
2/20
开放式数控系统在数控铣床上的应用人研究_第3页
3/20
1 前 言数控技术是利用数字化的信息对机床运动与加工过程进行控制的一种方法。用数控技术实施加工控制的机床,或者说装备了数控系统的机床称为数控(NC)机床。数控系统一般包括:数控装置、可编程控制器、主轴驱动器与进给装置等主要部件。数控技术的应用不仅给传统制造业带来了巨大的变化,使制造业成为工业化以与现代化的象征,而且随着数控技术不断进展和应用领域的扩大,他对国计民生的一些重要行业(IT、汽车、轻工、医疗等)的进展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因为这些行业所需装备的数字化已是现代进展的大趋势。1.1 数控技术的产生与其进展随着电子技术的进展,1946 年世界上第一台电子计算机问世,在此背景下,美国的帕森斯公司与麻省理工学院合作经过四年的时间,于 1952 年研制出第一台三坐标数控铣床,此后半个多世纪,数控技术得到迅猛进展。数控系统从诞生到现在经历了六代系统的更替。第一代数控系统:1954 年底、美国本迪克斯公司(Bendix Co)在帕森斯专利的基础上生产出了第一台工业用的数控机床。这时的数控机床的控制系统(专用电子计算机)采纳的是电子管,其体积庞大,功耗高,成本高,仅在一些军事部门中承担普通机床难于加工的形状复杂零件。第二代数控系统:1959 年晶体管出现,运用电子计算机应用晶体管元件和印刷电路板,这时机床数控系统跨入了第二代。而且 1959 年克耐.杜列克公司(Keaney & Trecker Co 简称 K&T 公司)在数控机床上设置刀库,并在刀库中装有丝锥、钻头、铰刀等刀具,能够根据穿孔带的指令自动选择刀具,并能通过机械手将刀具装在主轴上,以缩短刀具的装卸时间和减少零件的定位装卡时间。人们把这种带自动交换刀具的数控机床称为加工中心(Machining center 简称 MC)。第三代数控系统:在 20 世纪 60 年代,出现了集成电路,数控系统进展到了第三代,数控系统采纳了小规模集成电路作为硬件,其特点是体积小,功耗低,可靠性进一步提高。以上三代都属于硬逻辑数控系统,由于点位控制的数控系统比轮廓控制的数控系统要简单得多,在该阶段,点位控制的数控机床得到大进展。第四代数控系统: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快速进展,小型计算机能够应用于数控机床中,由此组成的数控系统称为计算机数控(CNC),数控系统进入第四代。它的大部分功能通过软件实现,其优点是价格低、可靠性高、使用方便。第五代数控系统:20 世纪 70 年代初、微处理机开始出现,美、日、德等国都迅速推出了以微处...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开放式数控系统在数控铣床上的应用人研究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