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视频对分课堂的高校通识课教学讨论 所讲的“对分课堂”是指将课堂时间分为两半,一半留给学生用于课堂讨论,另一半留给老师用于课堂讲授,其实质是在讲授和讨论中引入心理学的内化环节。而微视频在课堂教学中的引入可以更好的帮助学生直观了解知识,以此对课堂知识形成初步的认知。可以看出,随着教育体制的不断改革,传统的教学模式已经无法满足高校通识课学生的学习需求,课堂教学质量无法得到有效的保障。因此,积极将基于微视频—对分课堂的混合式教学模式应用于高校通识课中有很强的必要性。 1.混合式教学模式在高校通识课应用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总的来说,目前基于微视频—对分课堂的混合式教学模式在高校通识课中能够取得良好的教学成效。首先体现在学生课堂学习积极性和兴趣可以得到激发,可以积极参加到课堂学习中去。其次混合式教学模式的微视频教学模式可以帮助学生直观的了解课堂知识,确保学生可以对课堂知识形成初步的了解,并提升自主学习的效果[1]。除此之外,基于微视频—对分课堂的混合式教学模式可以培育学生独立学习与独立思考的能力,在提升学生综合素养中也有一定的作用。虽然基于微视频—对分课堂的混合式教学模式能够取得良好的教学成效,但其在实践应用中依旧还存在一些急需解决的问题。集中体现在以下两方面:a)从自主学习动机存在差异角度来看,不同的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存在很大的差异,部分学生在课堂学习过程中可以根据老师的要求,积极参加到课堂学习中去,可以将消化新知识,开展高质量的课堂学习。但有的学生在课堂学习过程中,积极性较低,课堂教学过程中不能根据教学计划观看教学视频,无法取得预期的教学效果。因此,从本质上来说,基于微视频—对分课堂的混合式教学模式在教学质量评价体系构建中还有很大的完善空间,教学的针对性与目的性有待加强;b)从微视频的内容选取和数量角度来说,在通识课课堂教学中,采纳微视频与对分课堂混合教学时,需要向学生提供所必须的微视频,而微视频的选取与制作一直都是一大难点,如何结合教学内容进行适当的删除与减少是老师必须掌握好的要点。通常情况下,对于通识课中比较抽象的技能知识可以增加微视频的数量,而对于一些易于理解的知识点则可以适当减少微视频的观看数量。但就目前的整体教学情况来看,因为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与限制,无论是微视频内容选择还是制作,均存在很大的问题,分析原因主要是很多的执教老师并未接受过专门的微视频制作培训,即便可以正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