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健康教育在中专德育工作的实践 摘要:中专德育教育在中等职业学校中的开展对于学生德育素养的构建、品行的塑造有着显著的影响,同时德育教育也是中专人才综合素养提升的重要渠道,而在德育教育工作开展的过程中,心理健康教育又从学生健康心理的塑造、自我调节、自我认知方面来推动德育教育的深化开展,因此如何强化心理健康教育在中专德育工作中的作用,对于中专德育教育的高质量开展有着显著的促进作用。文章在这一背景下,以实际的教育教学工作经验,探讨心理健康教育在中专德育工作中的实践进行探究,以为中专德育教育的优化提供相关的借鉴。 关键词:中专教育;德育;心理健康教育;教学实践与探究 为了强化对学生心理的辅导,中专院校配备了专业的心理健康老师定期对学生开展心理健康教育,进而从学生自我认知、自我问题的发现、自我调节、健康心理的塑造等方面对学生的成长做出引导,以培育学生健全的心理,保障学生的健康成长。心理健康教育与德育教育在中专学生教育过程中的结合可以在教育方式、德育教育切入点、学生教育与品行塑造的结合等方面进行突破,进而以更好的教育方式来不断提升德育教育的实际效果,保障中专教育的有效性以及培育人才的高素养。因此在现阶段的中专学生管理与教育的过程中,心理教育老师应当积极的从教育教学的内容、方法以及学生管理等层面探究开展中专德育工作,进而将心理健康教育有效的融入中专德育中作中去,为学生的健康进展提供最全面的指导。 一、以校园生活与社会生活为载体 开展心理健康问答,指导学生发现自身存在的问题中专教育阶段的学生由于其年龄以及学习基础的限制,因此很多时候学生无法对自己的行为作出准确的推断,对于自身存在的问题也无法做出有效的认知,进而在道德教育的过程中,学生很难有针对性的进行自我的完善与纠正,同时对于道德教育的部分内容还存在一些抵触的心理,整个德育工作开展的效果很难获得提升。现阶段在德育工作开展的过程中,中专心理老师可以借助心理教育的方法,以校园生活与社会生活中的相关案例作为载体,进而创设心理小问题,让学生根据自我的实际表现进行问题答案的选择,最终老师将学生的问题答案进行量化处理,让学生直观的发现自己在学习生活中存在的问题。这一教育工作开展的过程中,一方面老师要注重案例的生动性以及客观存在性,并对学生做出有效的讲解;另一方面要注重学生个人信息的保密,尊重学生的个人隐私。进而在双方面工作的推动下,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