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品课教学质量论文 我校思品课教学讨论和实验自 1986 年开始,已近十年。通过坚持不懈努力,思品课的教学讨论和实验取得了可喜的成果,思品课堂教学质量不断提高。有力地强化了学校德育工作,推动了素养教育的深化实施。我校重视和加强思品课教学讨论实验的思路和几点做法是: 一、端正思品学科位置,营造浓郁讨论氛围。 由于应试教育等影响,较长一段时间,思品教学不像语数学科那样得到重视。许多老师认为思品教学是软任务,反正升学不考,分数不要,平常考查,标准难拿,所以既不仔细“教”,又不仔细“研”。致使思品学科功能不能发挥,目标不能达成。针对这种情况,我们坚持“三个抓好”。 1.抓好教学思想的端正,强化思品学科意识。 坚持通过多种途径组织学习有关文件和大纲,使老师真正认清社会主义学校的办学方向、素养教育的要求和思品学科的地位;真正明确思品课是社会主义学校教育的一个标志、德育的重要途径;真正认识搞好思品学科教科研,提高思品课教学质量是全面贯彻教育方针、全面实施素养教育的需要,是加强和改进德育工作、培育跨世纪人才的需要,不重视、不搞好思品课教学的老师不是好老师,从而强化思品学科意识。 2.抓好“五个同样”要求,提高思品学科地位。 为摆正思品学科位置,我们明确提出“提高思品学科地位,努力搞好思品教学”,制订并落实思品教学与语数教学“五个同样”的要求:同样要求仔细制订教科研计划,开展教科研活动;同样要求仔细制定教学计划;同样要求仔细钻研教材教法,上好每一堂课;同样要求仔细对学生进行考查;同样要求仔细进行老师的课堂教学过关考核。 3.抓好先进典型,营造浓郁讨论氛围。 二、加强思品教研实验,切实改进思品教学。 1.第一阶段主攻课题为“优化思品课堂教程,改进思品课堂教学”。针对不少老师不明确思品教学目标和过程,将思品课或上成语文课,或上成知识传授课,或上成故事课等现象,我们在引导老师认清思品学科与语文学科不同任务和特点(思品学科着重提高学生的道德认识,培育道德情感,指导道德行为;语文学科着重语言文字训练)的同时,组织了多种不同“教程”教学的讨论实验。在实验基础上进行了反复讨论比较,终于使老师比较熟练地掌握并运用了我校探究的“导入新课、学文明理、深化理解、辨析导行、总结延伸”、“揭示课题、学文悟理、深化扩展、总结巩固”和“揭题、明理、导行、总结”等多种教学结构,有力推动了思品课教学改革。 2.第二阶段主攻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