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民营企业信用调研报告 一、调研背景与调研结果 现代市场经济中的大部分交易都表现为信用交易,信用关系是社会成员之间的基本经济关系。经过 20 多年的改革和开放,我国经济已基本上步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轨道,市场机制开始在资源配置中发挥基础性作用,信用交易已经成为我国经济生活中的主要交易方式。近年来,我国商品的“买方市场”初步形成,为刺激市场需求的扩大,各种信用交易方式不断推出,银行信用贷款、企业赊销赊购和个人信用消费行为日益增多。然而,随着信用交易规模的不断扩大,经济生活中民营企业的信用问题也日益突出,为了推动政府培育良好的信用环境,建立和完善社会信用体系,促进民营企业改进自身的信用管理,提高信用对民营企业进展的贡献程度,从根本上改善民营企业的信用状况,我们组织实施了本次调研。 在 2024 年对部分省、直辖市民营企业信用状况进行初步调研的基础上,在 2024 年度,我们重点对其中 3313 家民营企业信用状况做了比较全面的调研。(1)全面了解了部分省、直辖市民营企业登记注册的基本信息和信用信息;(2)分析了上述全部信息,从而明确了调研对象。我们选取由自然人股东持股超过 51%、注册资本在人民币 500 万(含)以上、1999 年 12 月 31 日以前成立或改制为的民营企业作为主要调研对象。选取了同时满足上述三个条件的民营企业 3313 家;(3)以通过召开小型座谈会、问卷调查和实地考察等方式,对满足上述三个条件的民营企业作了调查,并采集了相关信息;(4)从省、省、市选取了典型企业约 400 家,采集了每家企业的基本信息、资本构成与股东情况、生产经营设施情况、商品购销与支付信用情况、经营和财务情况、经营行为信息等二十几项近百条详细信息,并利用民营企业信用评价系统对这批企业进行了较系统的分析和评价。 调查结果表明,目前我国的民营企业存在着较大的道德风险和信用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1)政策性信用问题,如权钱交易和逃税漏税现象盛行等;(2)市场性信用问题,如利用虚假广告夸大自己产品的效用或功能,或是诋毁竞争对手的声誉,进行不正当竞争等;(3)公益性信用问题,如生产各种质量不过关、技术指标不合格、对人民身体健康有害的产品等。在对典型民营企业的信用评级结果中,占 5%的企业是 BB 级,34%的企业是 B 级,54%的企业是 B 级,5%的企业是 C级(信用评级与说明见下表)。信用评级与说明 如前所述,在本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