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票据市场制度性障碍与其变迁路径的选择一、我国票据市场发育的相对滞后改革开放以来伴随着金融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我国票据市场经历了一个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的进展过程假如仅从时间序列分析这一进展过程的速度并不能算慢以 1995 年《票据法》的颁布为起点我国商业银行办理票据承兑年均增幅超过 15%办理票据贴现年均增幅达 10%以上;人民银行办理再贴现业务年均增幅超过8%短短几年时间已经初步建立起一个交易主体相对丰富、交易功能相对齐全、宏观调控渠道相对通畅的票据市场架构但是假如我们将票据市场的进展与我国资本市场和其他货币市场子市场(如银行间同业拆借市场)的进展放在一起加以比较尤其是与其在我国金融体系中所应有的地位和所应起的作用相比较现有进展状况的相对滞后性就显得十分突出这主要体现在 1.从总量上看我国票据市场规模与现代金融体系的要求极不相称截至 1999 年底我国累计签发商业汇票 5076亿元占 GDP 的比重仅为 13.39%只相当于股票市场交易总量的 10%未到期票据金额仅占国债券余额的 15%;金融机构累计办理贴现 2499 亿元占其贷款的比重仅为 0.9%;人民银行办理再贴现 1150 亿元仅占基础货币的 2.6%2001年我国票据市场交易总额为 31169 亿元这一交易额仅占我国货币市场总额的 39%2001 年末国金融机构的票据贴现余额为 2795 亿元仅相当于同期贷款增加额的 21.5%与之相比较美国在 20 世纪 80 年代企业票据和银行票据的交易量就已相当于整个股票市场的交易量占货币市场总量的 60%以上 1994 年美国票据市场交易额为 6250 亿美元联邦基金和回购协议的交易额之和为 1510 亿美元票据市场的交易额远高于联邦基金和回购协议市场的交易额占三者之和的80.54%票据市场进展规模的相对滞后严重制约了其市场组织功能的发挥据统计目前我国企业票据融资量仅占其外部融资总量的 2%应收票据净额仅占企业应收账款净额的 10%左右商业信用票据化程度如此之低使得票据市场在促进企业投融资、改善银行资产结构、加强基础货币管理等方面所应起的作用大大受到限制 2.从结构上看我国票据市场尚没有形成一个统一、完整、充分的市场交易平台近年来虽然、、、等中心城市的票据业务进展迅猛对周边区域的金融辐射效应也很明显但就全国而言却始终没有形成一个类似银行间同业拆借市场或国债发行回购市场那样的全国性票据交易系统各区域性票据市场所流转的商业票据大多由区域的商业机构所签发、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