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略性新兴产业论文:战略性新兴产业讨论 摘 要:中国正处于经济的转型期,仅有的经济增长存量还不够,需要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不再做世界的加工厂,需要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实现技术进步,进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是我国经济以后的必定选择,需要加大政府的扶持力度以促进新兴产业的自主创新进展,实现我国经济转型的第一步。论述了战略性新兴产业的自主创新进展促进我国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 关键词:索洛模型与生增长理论;战略性新兴产业;自主创新 0 引言 每一次经济危机必定导致经济的又一轮繁荣,从世界主要国家在此次金融危机中的表现发现战略性新兴产业已成为“后危机时代的新宠儿”,我国作为进展中的大国当然也不会落后,从《国务院关于加快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进展十二五规划》看出国家对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重视程度非同小可。中国一度是世界最大的加工厂,改革开放特别是 20 世纪 90 年代以来,中国实施“以市场换技术”的战略,通过不断开放市场和扩大国际贸易来吸引外资、引进技术。这种以引进为主的产业技术进展策略使我国产业技术供给的对外依存度居高不下,并对自主技术开发能力产生了挤出效应,而发达国家和跨国公司的技术控制策略使我国民族企业很难获得产业核心技术。随着我国产业规模的不断扩大和对产业核心技术需求的提高,越来越难以继续依靠引进技术来支撑新兴产业的进展,国自主技术储备不足和自主创新能力差的矛盾暴露无疑,成为当前我国产业结构升级的主要制约因素,由此造成我国产业进展中的主要问题是:产业经济活动的附加价值低,粗放增长的问题依旧严重;服务业特别是生产性服务业的进展长期滞后;在国际分工中处于不利地位,经济增长和产业技术供给对外依存度不断提高,加大了我国经济进展和产业结构升级的外部风险。要想转变这个局面,必须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而进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是一个必定的选择,进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必须加大产业的自主创新,把劳动密集型的增长方式转变为以技术密集型的增长方式。 1 索洛模型与生增长理论 在新古典增长理论中,有增长核算方程: 即产出增长=(劳动份额×劳动增长)+(资本份额×资本增长)+技术进步。其中和分别代表收入中的劳动份额和资本份额。 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罗伯特•索洛(Robert Slow)检验 1909—1949 年美国的情况,得出结论每小时劳动的产出增长中超过80%归因于技术进步。索洛模型中有索洛剩余,也称 TFP 的变化,用公式 算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