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金融市场也要反垄断 【摘要】《人民日报》2024 年 5 月 10 日,登载了一篇题为“金融市场也要反垄断”的文章。这是迄今为止,《人民日报》正式登载出的第一篇有关金融反垄断的文章。作为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机关报,《人民日报》一直以来是中国最具权威性、最有影响力的全国性报纸,反映最广阔人民群众的意愿,具很强的政策导向性。以金融反垄断为主题的相关文章出现在《人民日报》,足见金融反垄断问题已取得了中央高层一定程度的关注和认可。 【关键词】金融;反垄断 欧盟委员会日前对一些大型国际银行、市场数据服务商和交易清算所等提起反垄断调查,理由是怀疑欧洲信用违约掉期市场存在恶意串通和滥用优势地位等限制竞争行为,使市场效率下降并使欧债危机恶化。 所谓信用违约掉期市场(简称 CDS),是一种新的金融衍生产品,类似保险合同。债权人通过这种合同将债务风险出售,合同价格就是保费。假如买入信贷违约掉期合同被投资者定价太低,当次贷违约率上升时,这种“保费”就上涨,随之增值。 欧盟开展的这一调查,为治理金融市场提供了除金融监管外的另一条道路。 在 20 世纪 80 年代金融全球化和自由化盛极一时的很长一段时间里,人们形成了这样一种印象,即对金融市场的干预与治理似乎只是金融监管当局的事情,除此之外的任何政府机构都无权置喙。在理论和实践上,金融监管当局对金融市场的监管无非出于两个目的:一是防范金融风险,维护金融稳定;二是保护金融投资者和消费者的利益。为了维护金融稳定,金融监管当局基于“金融机构稳定则金融体系稳定”的理念,着眼于具体的金融机构,对其风险行为进行审慎的监管。为了保护投资者和消费者的利益,金融监管当局基于“阳光是最好的防腐剂”的理念,着眼于债券、股票、期权等具体的金融工具,围绕单个金融工具的信息公开披露展开了监管活动。由于秉持上述监管目的、理念及措施,金融监管当局并不太关注金融市场的竞争结构。在对金融市场的干预和治理被垄断的情况下,作为金融机构追逐利润的结果,市场的集中度上升并形成垄断就成了不可避开的事情。 作为金融市场的组成部分之一,CDS 市场在其进展过程中自然也会形成垄断。自 2000 年《商品期货现代化法案》将场外交易的衍生品排除在监管范围外之后,CDS 市场便开始迅猛进展。根据国际清算银行估算,2024 年底,全球范围内的 CDS 名义总额约 13.9万亿美元,而到了 2024 年底,名义总额就达到了 58 万亿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