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师职业能力素养提升途径 【摘要】高职老师队伍的素养水平决定了高职教育人才培育的质量,是高职院校的核心竞争力。高职院校专任老师职业素养水平不一,与高职院校培育技能型人才的要求差距较大,有必要对高职老师职业能力素养的提升路径进行系统分析。 【关键词】高职老师;职业能力素养;提升 一、高职老师职业能力内涵 对于高职院校老师来说,应该具备扎实的专业理论知识,熟练的操作技能,并将职业所必需的知识、能力和态度融会贯穿在日常教学过程中,注重对学生综合职业能力的培育,并在过程中培育学生良好的职业态度。老师职业能力是通过老师的专业水平和教学经验日积月累形成的综合素养。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进展规划纲要(2024-2024 年)中明确指出,以“双师型”老师为重点,加强职业院校老师队伍建设。加大职业院校老师培育培训力度。依托相关高等学校和大中型企业,共建“双师型”老师培育培训基地,完善老师定期到企业实践制度。这就要求高职老师理论基础要扎实,专业实践能力也要强,要以行业的不断进展需求为依据,更新自己的知识储备,不断提高专业实践水平。 二、当前高职老师职业能力素养存在的问题 1.专任老师教学设计时忽视学生职业能力的培育。对于专任老师来说,日常教学中是能够进行整体教学设计和单元、单堂教学设计的,但是大多数老师在设计教学方案时重视理论文化知识的传授,极易忽视学生职业能力的培育。年轻专任老师大多是硕士讨论生毕业直接到高职院校从事教学工作,缺乏教学经验和实践能力,主要讲授教科书的内容;有一定的教学经验、掌握了一定的教学技能的老师没有以学生为中心,弱化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动性、实践性。在当前新旧动能转换背景下,高职院校的专任老师在开发具有先进性、有用性的课程体系还不是非常适应,教学资料的编写和课程的开发与行业进展结合不是和很紧密。2.高职院校教学任务较重限制了专任老师知识素养和能力素养的提升。笔者作为一名高职院校的专任老师,经过调查了解,我所在院校的校内专任老师的教学工作量基本是超 12 节周课时的,少数周课时超过 18 课时甚至 20课时。之前多年专任老师还要担任至少 2 个班级的班主任,最近学院改革聘用专任辅导员,专任老师刚刚解脱班主任职务,身上压力稍稍下降。但是专任老师数量的不足,教学任务仍很繁重,缺乏有效学习时间,普遍感到没有充足的精力去备课、教改、科研,在教学科研等方面力不从心,知识素养得不到有效补充,教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