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总体规划本----------------------- -----------------------日期:前言美国著名旅游规划学者冈恩(Gunn C A,1989)曾指出:“规划作为对未来的预测,处理可预见的事件,是唯一能使旅游业获得好处的方法。”换句话说,规划就是财宝。这一科学论断已被越来越多的人所接受,近几年来全国各级政府和企业对旅游规划的空前重视就是明证。国际上旅游规划经过 70 年代前的初始阶段、70 年代的过渡阶段、80 年代的快速进展阶段和 90 年代的深化进展阶段,在容、方法和程序上日渐成熟,并且旅游界基本上达成了共识,即旅游规划是一门综合性极强的交叉学科,任何其它学科的规划,包括城市规划和建筑规划都不能替代它。我国的旅游规划工作是从 80 年代初随着旅游业的进展,在一种没有旅游规划规理论框架指导下,“摸着石头过河”进展起来的。我国的旅游开发是从观光型的初级产品开始的,这些初级产品往往是自然山水、名胜古迹的粗加工后的观光产品。因此早期的旅游规划带有比较显著的资源导向特点。随着旅游的深化进展,这种以资源为导向的规划模式已难以适应市场的需要。旅游度假区的规划,大都由城市规划设计部门完成,套用城市规划模式的痕迹重。这些规划侧重硬件建设规划,而对旅游地的定位、目标市场确定、市场需求预测、形象策划、旅游影响等一系列旅游规划中的重要部分却重视不够或完全忽略,结果出现了一些非常城镇化的度假区规划和建设。进入 90 年代,特别是 90 年代后期,针对旅游进展中出现的问题和旅游项目的盲目开发现实,如何理性地进展旅游业引起了政府、企业和专家学者的关注,各方面开始探讨旅游规划的理论、方法、容等。国家旅游局在 1997 年全国旅游工作会议上把旅游规划工作列入了工作日程,并于 1997 年 10 月在举办了旅游规划培训班,聘请了包括国际上著名的旅游规划专家因斯克普(Inskeep,E.)在的国外专家做旅游规划理论和专题讲座。在实际规划工作中,专家学者们和各级旅游部门合作,开始探讨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符合供求关系的综合旅游规划。是我国旅游进展最早的地区之一,1973 年,国家批准市正式对外开放,自此拉开了旅游进展的帷幕。从历史的顺序分析,旅游进展至今,大致经历了初创期、进展期、停滞巩固期和二次进展期等四个阶段。从某种意义上讲,的旅游进展是中国旅游进展的缩影和镜子。进入新千年,在世界旅游组织专家已大规模进入中国旅游规划市场的情况下,做这样一个区域的旅游规划,其难度和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