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利工程质量监督工作分析论文 摘要:对我国水利工程质量监督工作进行简单介绍和实例说明。 关键词:水电工程质量监督 一、水利工程建设的特点 水利工程项目多建在江河之上,具有建设规模大、建设周期长、影响因素多、参加者多等特点,给质量监督管理增添了一定的难度,并形成了自己的特点。 (一)建设周期长。一般来说,一项水利工程从立项、可行性讨论、初步设计、施工准备、施工、生产准备、竣工验收和交付使用,少则需要几个月,多则需要几年甚至几十年才能完成。比如三峡工程,从国民党执政时期就开始勘察,进行可行性讨论,1986年 6 月开始重新论证,确定正常蓄水位为 175m 方案。1992 年 4 月全国人大会议决定兴建,1993 年开始进行施工准备,1994 年 12 月14 日正式开工,计划于 2024 年全部建成,工程总工期长达 17 年。 (二)固定性。水利工程尤其是巨型或大中型水利工程实体庞大,固定不动,除江河湖海堤坝延绵数百公里外,水库大坝、大型水闸、巨型水电站仅单个建筑物就大得惊人,更不用说整个水利枢纽工程了。 (三)工程量巨大。由于水利工程实体庞大,必定带来巨大的工程量,修建时需要大量的资金、材料和人力,需要使用各种类型的机械设备,这就要求在规划设计中,从国民经济的全局出发,做好综合平衡工作。 (四)一品性。由于水利工程都是在特定的自然条件(环境)、特定的使用条件下根据设计要求施工的,每项工程的建设规模、内容、结构各不相同。即使工程内容完全一样,也因外界条件的不同或变化(如水文、地质、气象、交通运输等条件的变化),其施工方法也不尽相同。 二、水利工程质量的影响因素 影响工程质量的原因很多,一般归纳为偶然性原因和异常性原因两类。 偶然性原因是对工程质量常常起作用的原因。如取自同一合格批的混凝土,尽管每组(个)试块的强度值在一定范围内有微小差异。但不易控制和掌握,只能从整体上用方差、离散系数和保证率等综合性指标来推断整体的质量状况。偶然性原因一般是不可避开的,是不易识别和预防的(也可能实行一定技术措施加以预防,但在经济上显然不合理),所以在工程质量控制工作中,一般部不考虑偶然性原因对工程质量波动影响。偶然性原因在质量标准中是通过规定保证率、离散系数、方差、允许偏差的范围来体现的。 异常性原因是那些人为可以避开的。凭借一定的手段或经验完全可以及现与消除的原因,如调查不充分,论证不彻底,导致项目选样次误;参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