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轮机调速器讨论管理论文 一、我国调速器产品进展回顾 解放初期,我国水轮机调速器事业一片空白,几乎从零开始,大部分产品从苏联购买,少量制造亦是照搬苏联图纸生产。50~60年代,我国水轮机调速器大部分系机械液压型调速器。在”大跃进”年代,当时的水利水电科学讨论院、哈尔滨工业大学、哈尔滨电机厂等单位曾联合研制了我国第一台电子管电液调速器,并安装在广东从化流溪河水电站运行了一段时间。60 年代初,当时的水利水电科学讨论院、天津电气传动设计讨论所、长江流域规划办公室等单位联合研制了我国第一台晶体管电液调速器,并在湖北陆水试验电站运行了相当长一段时间。70 年代至 80 年代初,新建的大中型水电站较多地采纳了电子管、晶体管或小规模集成电路电液调速器,一些小型水电站也少量采纳了电液调速器,此阶段可算是机械液压调速器与电气液压调速器并重。但电气液压调速器由于所选用的主要电子元件/组件质量不过关,其长期使用的可靠性普遍较低。 我国水轮机调速器的快速进展是从 80 年代初开始的,由于改革开放和科技进步,国内有关科研单位、高等院校及制造部门为提高调速器的运行可靠性与调节品质,开始研制微机调速器。华中科技大学、电力自动化讨论院(能源部南京自动化所)、天津电气传动设计讨论所、中国水利水电科学讨论院、长江流域规划办公室等单位相继开展了以微处理器为核心的电液调速器的研制。 华中科技大学自 1981 年底开始研制适应式变参数并联 PID微机调节器,1984 年 11 月在湖南欧阳海水电厂投入运行。1989 年与天津传动设计讨论所、湖南水科所、武汉水电控制设备公司及天津水电控制设备厂共同研制的 WT-S 双微机调速器通过产品鉴定,并投入小批量生产,微机调节器以 Z-80 单板机为硬件核心,两台微机配以相同功能的测频、CPU、D/A 及 A/D 模块,双微机互为备用,采纳适应式变参数 PID 调节模式,较好地满足了电站运行要求,但与外国产品相比,因我国基础工业水平的制约,整机硬件可靠性较低,性能一致性与长期运行的稳定性难以保证。 90 年代以来,随着可编程控制器(PLC)技术的不断完善,各单位相继开展了将可编程控制器应用到调速器中的讨论工作。华中科技大学分别与有关单位合作开发不同品牌的 PLC 微机调节器,首台调节器于 1993 年 5 月在欧阳海水电厂投入运行。目前,PLC 型电液调速器已成为我国微机电液调速器的主导产品。 此外,华中科技大学还分别与哈尔滨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