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围城》中针尖似的讽刺艺术[摘要]钱钟书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一位不可多得的文学大师,他以令人拍案叫绝、忍俊不住的精妙比方,动漫的笔法,细微的心理刻画,描摹人情世态,调侃芸芸众生,讽刺时弊,揭示深刻的社会意义和人生哲理,在幽默外表下露出辛辣犀利的笔锋,予人妙趣横生、入木三分之感,散发着让人惊叹不已的文字力量,发人深思。 [关键词]比方;动漫;心理刻画;讽刺 《围城》是钱钟书唯一一部长篇小说,是“五四”以后新文学中的一部批判现实主义杰作,在当今文坛上享有新《儒林外史》的美誉。《围城》可以说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最有趣利最用心经营的小说,具有很高的审美价值。 《围城》的作者钱钟书先生拥有深厚的哲文功底和戏谑幽默的天性,他在小说中巧妙地安排语言,画龙点睛地暗喻其中,冷隽幽默,睿智讽喻如同针灸的针尖,辛酸刻薄却又一语中的,达到了很好的讽刺效果。同时,钱钟书用一种在针尖上跳舞的浪漫手法,细致而又理智的抨击了丑恶的社会,语言的过度讽喻表达了人性的弱点和人生的苍凉无情,摒弃那种温柔的微笑,代之以对人性的困境和人性的弱点的探察,对文化人格作出深刻的心理审视和道德批判,精雕细刻了人物的懦弱人性并揭示了“围城”主题,突出其巨大的悲剧色彩。 在钱钟书的语言艺术中,讽刺是举足轻重的一种语言手段。钱钟书没有用说教的方法来揭示他所看到_的社会弊端,而是用讽刺对那些丑恶现象进行无情的嘲讽,在小说《围城》中便得到了充分的体现。钱钟书运用讽刺的手法是高超的,形式也是多种多样的,这种讽刺艺术让我们回味无穷。 1.独特的比方艺术 两千多年前的希腊哲人亚里士多德曾经说过:“比方是天才的标识。”在《礼记·学记》中也有“不学博依,不能安诗”的说法。依,就是广泛的引类取譬的意思。钱钟书本人在他的《管锥篇》中曾不止一次地引用这两句话,足见他对引类取譬能力的重视,用他自己的话说:“比方正是文学语言的根本。”有人曾大致统汁,在《围城》这部 23 万余字的小说中,所用的比方达数百条之多,这在中国的长篇小说中试绝无仅有的,而在这些如夜空繁星般的比方中,他总能异想天开,不落俗套又能达到很大的艺术效果。 钱钟书在《谈(拉奥孔)》中说过:“比方包含相反相成的另个因素:所比的事物有一样之处,否则彼此无法合拢;又有不同之处,否则彼此无法分辨。两者不合,不能相比;两者小分,无须相比。不同处愈多愈大,则一样处愈有烘托;分得愈开,则合得愈意外,比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