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国外银行公司治理比较 内容提要:本文通过对美英德日银行公司治理的比较,发现治理的目标的一致性,即通过发挥管理和监督功能,来实现公司价值的最大化或股东价值的最大化。但由于法律制度、资本市场、政治体制的差异,各国银行公司治理结构模式又不尽相同。本文试图在进行比较讨论的基础上,为我国银行改善公司治理提供启示和借鉴。 关键词:银行治理;比较;讨论;借鉴 公司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之后,如何协调股东和管理层之间的利益,解决由此产生的委托—代理矛盾,抑制管理层的道德风险,实现公司价值的最大化,越来越成为备受关注的理论与实践课题,这就是公司治理问题。 公司治理包括外部治理和内部治理,外部公司治理或称外部监控机制,是通过竞争的外部市场(如资本市场、经理市场、产品市场、兼并市场等)和管理体制对企业管理行为实施激励约束的制度;内部公司治理或称法人治理结构、内部监控机制,是指由股东大会、董事会、监事会和经理层等组织机构及其权利职责形成的用来约束、激励经营者行为的制度。因此,公司治理是涉及资本市场、信用制度、法律框架、产权界定等诸多领域的复杂的问题。 由于法律制度、资本市场、政治体制的差异,各国公司治理结构不尽相同。银行是一种经营货币的特别公司,其公司治理水平不仅对银行的业绩与稳健影响巨大,甚至对社会经济的持续进展也将产生重大影响。本文仅就最具代表性的美英德日四国银行的内部治理作以分析。 一、对美英德日银行公司治理的考察 1、美国花旗集团的公司治理 2024 年英国《银行家》杂志的全球银行 1000 强出炉,花旗集团以核心资本 794.07 亿美元雄居榜首,同时以 1.49 万亿美元的资 产 规 模 位 列 第 五 , 该 集 团 普 通 股 权 收 益 率 2024 年 为17.0%,2024 年高达 22.3%。 (1)公司治理目标。花旗集团立志实现最高标准的道德操守:准确、及时披露信息,实现高透明度,遵守公司管理的法律、法规和监管当局法令。花旗集团公司治理框架如图 1 所示。 董事会主要职责是从股东利益出发对公司事务进行有效管理,同时需要平衡公司全球各地利害关系人的利益,包括顾客、职工、供应商和地方社团。董事会实行的所有行动,都是董事出于公司最大利益,根据自己的商业推断进行的。要履行上述义务,董事应当依赖公司高层管理人员、外部顾问和外部审计人员的诚实与正直。 (2)董事的产生方式与人数。董事会有权依法将董事的人数确定在 1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