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施工项目成本控制的具体做法 摘要:介绍了施工项目成本管理的主要环节和内容,从项目成本预测、期间考核、财务核算、期末考核等方面,阐述了施工项目成本控制的具体措施,以提高施工项目的成本管理水平,增强企业的市场竞争力。 关键词:施工企业,成本管理,成本调整 施工项目成本管理就是在保证工程质量、工期等合同要求的前提下,施工单位对项目实施过程中所发生的费用,通过计划、组织、控制和协调等活动实现预定的成本目标,并尽可能地降低成本的一种科学的管理活动,它主要通过技术(如优化施工图设计、施工方案等)经济和管理(如现场施工组织管理)活动达到预定目标,实现赢利的目的。施工企业对项目成本管理的主要环节和内容包括:成本预测、期间考核及调整、成本核算与控制、成本终考核等四大环节。下面就成本控制模式逐一阐述,并对各个环节所采纳的方式方法进行举例,方便指导操作。 1 项目目标成本的预测 1.1 目标成本的制订 每一项目在投标前必须成立项目投标小组(成员必须包括:技术方案编制人员、造价人员)。投标小组应在组长的统一安排下仔细做好标前分析,提高项目的中标率。工程项目中标后,公司应尽快组建项目经理部,确定项目的生产组织形式及技术方案、可行的施工工艺流程。在此基础上造价人员严格按施工图纸、工期要求及项目所处地域编制项目目标成本预算书。对成本组成部分的材料消耗量、措施费、现场管理费的支出一定要根据内部定额数据库合理确定;对劳务分包、设备租赁及大宗材料供应价格一定要通过竞价择优选择供应商,确保项目能在低成本、高效率下有序运行。同时由于项目在施工过程中的不可预见因素的发生,应考虑增加相应的风险系数供项目部调整,原则上风险系数控制在目标成本值 2%以内。造价人员要与项目部及时沟通,了解现场情况,力争使各项成本费用制定更趋合理。同时造价人员要通过项目考核,归纳总结一些常用施工工艺的有价值的数据,以便在后期同类型项目投标报价时或制订目标成本时参考。比如旋挖钻机在不同类型地层中成孔混凝土充盈系数、钢筋用量损耗、钢筋笼加工用电的范围值以及各种专业分包、设备租赁的最低优势价格。这些都是在不断探究中搜集总结出来的经验数据。同时还能对现场发生的不确定性计价因素及时提供计价帮助,提高项目收益率。 1.2 项目目标成本的决策 项目目标成本制订好后,要组织项目经理、工程技术人员、造价人员等相关业务人员对项目目标成本预算进行会议评审,对有异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