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凝搅拌条件分析论文 摘要:通过模型实验,探讨了最优混凝搅拌条件。实验结果表明:最优快速搅拌条件(GT 值)与原水浊度、投药量、水温等有关;最优慢速搅拌条件(G 值)与投药量等有关,慢速搅拌时间(T 值)宜大于 15min。 关键词:混凝快速搅拌慢速搅拌给水处理 混凝操作一般采纳先快速搅拌(快速混合),然后慢速搅拌(絮凝)的水力条件。快速搅拌的目的是为了使混凝剂瞬间、快速、均匀地分散到水中,以避开药剂分散不均匀,造成局部药剂浓度过高,影响混凝剂(如:硫酸铝)自身水解及其与水中胶体(或杂质颗粒)的作用。慢速搅拌是为了使快速搅拌时生成的微絮凝体进一步成长成粗大、密实的絮凝体,以实现固液分离。快速搅拌(混合)条件和慢速搅拌(絮凝)条件,现阶段设计和生产中,通常是按某固定值进行设计和控制的,即按某固定 G 值(搅拌强度)T 值(搅拌时间)设计和控制,而没有考虑搅拌条件随投药量、原水浊度、水温等的变化而变化。这样,不仅会使混凝费用增加,而且有时还会使混凝效果恶化。本讨论试图通过实验考察最优搅拌条件与投药量、原水浊度、水温等的关系,从而为生产中实时、最优地控制搅拌条件提供依据。 1 实验方法和条件 混凝讨论通常是通过烧杯搅拌试验,考察不同混凝条件下的除浊效果。由于该过程经过的环节太多(快速搅拌、慢速搅拌、沉淀、测浊度),难免给实验结果带来误差。故本实验拟采纳直接测定絮凝体平均粒径,以絮凝体平均粒径为指标来讨论混凝,因为混凝的目的就是为了使杂质颗粒凝聚变大。絮凝体平均粒径的检测使用了絮凝检测仪,该仪器的检测值 R(无量纲)可以相对地反映絮凝体平均粒径的大小[1],而且该值不受水样检测部分污染及电子元件漂移的影响,并且还可以实现在线连续检测。 1.1 实验装置 混凝实验装置如图 1 所示。混凝槽为方形槽,有效容积6.8L。搅拌采纳型号为 DD60-2F 型无级调速搅拌器。用絮凝检测仪联机在线检测混凝过程中絮凝体平均粒径的变化(用检测值 R 反映),记录仪同时将检测信号自动记录。原水用高岭土和哈尔滨市自来水按标准方法配制而成。混凝剂用精制硫酸铝,用 NaOH 和 HCl 调整pH 值。 图 1 混凝实验装置的密度 1.2 搅拌强度 G 值的计算 G 值按张洪源等提出的公式(1)求搅拌器搅拌功率 W,然后再由公式(2)求 G 值[2]。 W=14.35d4.38n2.69ρ00.69μ00.31(1) G=(2) 式中:d 为搅拌叶片宽度(m);n 为搅拌器转速(r/min);ρ0为水的密度(1000/9.81kg·s2/m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