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进货作业 进货作业包括把货品做实体上的接收,从货车上将其货物卸下,并核对该货品的数量与状态( 数量检查、品质检查、开箱等 ),然後将必要资讯给予书面化等等。一般进货主要作业流程与容如图 1-1 ̄1-2 所示。图 1-1 一般进货主要作业流程图 图 1-2 一般进货主要作业容探讨 1. 进货目标的计画分析1.1 系统设计原则为让搬运者安全有效率地卸货,与期使物流中心能迅速正确地收货,进货计画与其相关资讯系统 注意以下原则:(1) 多利用配送车司机来卸货,以减轻公司作业员负担与避开卸货作业的拖延。(2) 尽可能将多样活动集中在一工作站,以节约必要空间。(3) 尽可能平衡停泊码头的配车,例如依进出货 求状况制定配车排程,或转移部份耗时的进货至离峰时间。(4) 将码头月台至储区的活动尽量保持直线流动。(5) 依据相关性安排活动,达到距离最小化或省去步行的机会。(6) 安排人力在尖峰时间使货品能维持正常速率地移动。(7) 考虑使用可流通的容器,以省除更换容器的动作。(8) 为方便後续存取与能随时应付确认查询的 求,应详细记录进货资料。(9) 为小量进货计画准备小车。(10)在进出货期间尽可能省略不必要的货品搬运与储存。1.2 进货考量因素在设计一完整的系统前,便 考虑所有相关的影响因素才能将之统合规划,而在进货方面的考量因素很多,包括:(1) 进货对象与供应厂商总数:一日之供应厂数( 平均,最多 )。(2) 商品种类与数量:一日之进货品项数(平均,最多)。(3) 进货车种与车辆台数:车数/日(平均,最多)。(4) 每一车的卸(进)货时间。(5) 商品的形状、特性。(a) 散货、单元之尺寸与重量。(b) 包装型态。(c) 是否具危险性。(d) 栈板叠卸的可能性。(e) 人工搬运或机械搬运。(f) 产品的保存期限。(6) 进货所 人员数(平均,最多)。(7) 配合储存作业的处理方式。(8) 每一时刻的进货车数调查,以下图进货时间带来表示。图 1-3 进货时间带而针对第(7)项配合储存作业的处理方式,一般物流中心储存有以栈板、箱子、小包三种方式,同样的,卡车进货亦有此三种型式。因而如何连结进货与储存两作业间对此货品三种型式的转换,可分以下三种状况来说明:1.状况一:若进货与储存皆以同样型式为单位,则进货输送机直接将货品运至储存区。2.状况二:若储存以小包为单位,但进货是以栈板、箱子为单位;或储存以箱子为单位;但进货是以栈板为单位,则必须於进货点即做卸栈或拆装的动作,像是以自动栈板卸货机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