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纺织企业国际竞争力研究开题报告一、研究的目的和意义(一)研究的背景 中国是一个纺织品大国,纺织品出口在世界纺织品贸易中一直处于优势地位,是拉动中国外贸增长和稳定就业的重要力量。随着 2005 年 1 月 1 日《纺织品与服装协议》的终止,世界纺织品贸易步入自由贸易时代,中国纺织业将在更加幵放的环境中参与国际竞争。但 2008 年爆发的金融危机将中国纺织业带入了寒冬期,出口急剧下降,很多企业都面临亏损甚至最终倒闭。金融危机后,经济逐渐复苏,纺织业又面临劳动价格优势不断弱化的局面。在这种情况下,中国纺织业国际竞争力是否发生了变化?近年来不断有纺织企业在劳动成本更低的东盟国家选址建厂,这些国家有没有抢走中国纺织品的国际市场份额?在逐步丧失劳动力成本优势后,中国纺织业国际竞争力未来如何变化?面对东盟国家纺织业的幅起,如何保持中国纺织业固有的竞争力和市场份额?这些都是值得深入研究和探讨的问题。(二)研究的意义本文研究的目的是通过比较中国近几年的国际竞争力,分析影响我国纺织品服装产业国际竞争力的重要因素,对中国纺织业竞争力的提升提出建议。要提升中国纺织业国际竞争力,必须首先对其现状进行评价,这是一项基础性的研究工作,可为其他相关课题(例如国际竞争力的来源、国际竞争力的提升等)的研究打下坚实的基础,本文研究的意义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1.是提高中国纺织业国际竞争力的需要: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纺织业是最早从计划经济转向市场经济的产业,市场化改革为其发展注入了无限的生机与活力。从总体上来说,中国纺织业已具备了一定的国际竞争力。但面对复杂的贸易环境和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国纺织业一方面要善于运用国际通行规则保护自己,更重要的是发展壮大自己,即提高自身的国际竞争力。要提髙国际竞争力,必须先摸清家底,知己知彼。因此,对新形势下的中国纺织业国际竞争力结果进行评价,目的就是要搞清楚在新的贸易形势下,中国纺织业在国际竞争中所处的位置以及具备的优势和劣势,为纺织品出口企业和行业管理部门采取措施和制定政策提供理论依据。2.是维护中国纺织业贸易安全的需要: 虽然从总体上来说,中国纺织业以巨大的国内市场为支撑,凭借完整的产业体系高效的市场化运作模式、低成本的劳动力资源以及充足的资本、技术投入,已具备了一定的国际竞争力,但中国部分纺织品出口频繁遭遇贸易摩擦,给纺织业发展造成一定程度的影响。年纺织品配额取消以后,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