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骨文中干支造字法分析(引用) 2024-06-042024-11-18 yinweimin... 阅 4 转藏到我的图书馆微信分享:甲:为中心的会意,它是建立在运动四分法基础上的静止中心理论,表明了天干的理论基础。 乙:为一个纽曲的阴符(甲骨文和篆文造字法均以直竖直横为阳,纽曲线为阴。在篆文中增加了“重阴必阳”“重阳必阴” 的法则,即两个阴符相交为阳 ,如“九” ,两个阳符相交为阴, 如“十” ) ,表明干支理论将运动中的阴阳交替作为理论依据之一。 丙、丁:前者象形为门,后者象形为窗(原始的窗户) ,大门是房屋的表面中心,会意干支理论离不开中心理论,中心的基本数为 3,“丙”处第三位;门和窗均有采光之用,门为主,为阳,窗为次,为阴。 戊:该字与“戌” “岁”写法相似,表明了天干的起源,竖弧线会意月亮运动,竖直线会意太阳运动,取二者的中心,即日月与春分点同处在一线作为年上天干戊起之时。 己:为 S 形的对立关系,因它处于天干第六位。如前所述,它是一个对立运动的相对静止和合数,它与“甲”为一体中的两个方面。是六合理论在天干造字法中的体现。 庚:“7”是一个事物形成基本联系后的中心数,一方为“3”,另一方亦为“3”,构成中心而成“7”。它也是一个立体的中心数,一个体有六面,加入中心绝对值则为“7”。可见,“7”是一个系统的静止中心调节数,庚处于天干第七位,故该字为中心的会意。 辛:事物整体的构成分相对静止的 3 个层面,一个层面的相对运动数为 2,静止和运动的结合即为:2×2×2=8。故 8 是一个建立在局部基本运动基础上的整体运动数,辛处于第 8 位。 壬:整体的系统运动符号应为“十“ 该字表明的是周年的南北视运动,是局部的运动,而“8”是局部基本运动上的整体运动数,9 则是调节该数的中心数,“壬”处于第 9 位。 癸:处于天干第 10 位,它是建立在系统中心 5 基础上结合运动 2 而形成的,以“ד代表系统形成的中心,再以小弧线代表各自运动的二分法。该字是对天干理论的总结。 子:是原始天文平台上立着量天尺的象形,会意测量开始(与“贞”字写法相仿),表明地支的起点确立与测量天体运动密切相关。 丑:为两个阴符相交(在甲骨文的造法未出现“重阴必阴”理论),表明性质属阴。其中一个阴符象北斗形状,北斗是决定测量仪的空间位置、确定时辰起讫的依据:太阳进入黄道丑宫为冬至,即以冬至时分斗杓所指之地为天文台设置之地,古人得出该地在的定日(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