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癌症患者心理护理研究论文

癌症患者心理护理研究论文_第1页
1/7
癌症患者心理护理研究论文_第2页
2/7
癌症患者心理护理研究论文_第3页
3/7
癌症患者心理护理讨论论文 「摘要」目的调查癌症患者的心理过程,制定合理的心理干预及护理计划。方法随机调查 67 例各期癌症患者。结果各期癌症患者的心理状态及应对方式明显不同。结论制定合理的心理干预及心理护理,有利于减轻心理障碍,提高生活质量和心理恢复。 「关键词」癌症患者;心理护理 癌症是严重危害人民生命健康的常见病、多发病,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对癌症的讨论已从单纯的生物模式转换为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笔者通过对 67 例癌症患者的调查分析,阐述与癌症相关的社会、心理因素以及心理护理对策。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对象为住院并被临床确诊的癌症患者,共 67 例,男 39 例,女 28 例;年龄 26~72 岁;平均(51.37±7.83)岁;病程最短 1 个月,最长 7 年;Ⅰ~Ⅱ期患者 21 例,Ⅲ~Ⅳ期患者 46例。 1.2 方法采纳“焦虑情绪评定”[1]及“医学应对问卷”(MCMQ)[2]两种方式调查。 2 结果 2.1“焦虑情绪评定”结果根据国内标准,Zung 焦虑自评量表(SAS)标准分≥50%视为异常,67 例癌症患者焦虑的发生率为61.19%(41/67)。其中Ⅲ~Ⅳ期患者 31 例,为 75.61%。 2.2“医学应对问卷”结果该问卷分为面对、回避、屈服三种应对方式。调查结果显示,各期癌症患者的应对方式有所不同。Ⅰ~Ⅱ期患者多实行回避或面对的应对方式,而Ⅲ~Ⅳ期患者多以屈服或回避应对。 3 讨论 癌症患者在疾病的不同阶段其心理状态各不相同,其心理变化与疾病的发生、进展有密切的关系[3]。20 世纪 80 年代已提出心理肿瘤学(psycho-oncology)的概念,主张从心理学、社会学和肿瘤学相结合的多学科角度进行系统讨论。通过对肿瘤患者的社会心理问题、心理因素在肿瘤形成中的作用机制等问题的讨论,在肿瘤患者心理问题干预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癌症患者的一般心理特征体现为依赖性较大,自尊心较强,较突出的心理问题表现为恐惧、焦虑和无望,甚至伴发精神障碍[4]。Fawzy 等[5]从疾病诊断治疗的过程上描述了癌症患者在不同阶段时的心理特点及应对方式:(1)诊断前阶段:患者对真实症状感到害怕和恐惧,对身体变化过于警觉;(2)诊断阶段:患者否认癌症的诊断,回避谈论自己的病情,此时的心理表现为焦虑、悲伤、郁闷和受损害感;(3)治疗阶段:此时患者接受手术或化疗等治疗,可能出现回避、术后反应性抑郁,化疗引起期待焦虑、恶心甚至幻觉、妄想等精神症状;(4)复发阶段:...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癌症患者心理护理研究论文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