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简单机械第一节:杠杆1、 定义:在 的作用下绕着转动的叫杠杆。[说明]:①杠杆可可,形状。② 有些情况下,可将杠杆实际转一下,来帮助确定支点。如:鱼杆、铁锹。2、 五要素——组成杠杆示意图。① 支点:杠杆绕着转动的点。用字母 O 表示。 ② 动力:使杠杆转动的力。用字母 F1 表示。③ 阻力:阻碍杠杆转动的力。用字母 F2 表示。④ 动力臂:从到的距离。用字母 L1表示。⑤ 阻力臂:从到的距离。用字母了 L2表示。[说明]1、 动力、阻力都是杠杆的受力,所以作用点在杠杆上。 2、动力、阻力的方向不一定相反,但它们使杠杆的转动的方向相反。 3、动力臂、阻力臂不一定在杠杆上。 4、力臂是指“点到线”的距离,即支点到力的作用线的距离,而不是“点到点”的距离。画力臂方法:一定点(支点)、二画线(力的作用线)、三连距离、四标签⑴ 找支点 O;⑵画力的作用线(虚线);⑶画力臂(虚线,过支点作力的作用线的垂线,);⑷ 标力 臂(用大括号,一端括支点,一端括垂足,标上相应的符号 L1或 L2)。例如:3、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① 杠杆平衡是指:或图 13图 3图 4图 20图 21图 19② 选择杠杆中间为支点的目的(或不挂钩码时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的目的):。③ 实验前:应调节杠杆两端的,若杠杆右端下沉,杠杆两侧的平衡螺母向调(即左高左调),使杠杆在位置平衡。这样做的目的是: 。④ 多次实验的目的:⑤ 当弹簧测力计的方向由竖直倾斜时,杠杆仍然平衡,示数变,原因:。⑥ 当把左侧的钩码拿掉。杠杆将处于竖直位置,在右侧施加一个力,却发现无论用多大的力都不能将杠杆拉到水平位置平衡,其原因:水平位置时动力臂为零,杠杆无法平衡⑦ 实验结论:杠杆的平衡条件(或杠杆原理)是:;写成公式也可写成:。其含义是:假如动力臂是阻力臂的几倍,那么动力就是阻力的。4 、 求 最 大 动力臂的方法:①若动力作用点确定了,则支点到动力作用线的距离就是最大动力臂。② 若动力作用点没有确定,应看杠杆上哪一点离支点最远,则这一点到 支点的距离即为最大动力臂。5、杠杆平衡时动力最小:①动力要最小时,动力臂要最大;②动力臂要最大,则过已知力的作用 点,作最大动力臂的垂线;③根据实际,确定动力的方向。6、杠杆平衡时动力最大:动力要最大时,动力臂要最小,动力臂要最小,力的作用线的延长线过 支点。例如:1、如图 14 若将圆形的油桶滚上台阶,请画出最小的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