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试述真理及其真理检验标准的绝对性与相对性。同一真理的两种不同属性是真理的绝对性和真理的相对性。真理的绝对性,即绝对真理:其含义主要由三个方面:首先,任何真理都不依赖于人类的生存客观内容,这是真理绝对性的首要表现;其次,在人类发展的过程中可以认识到无限发展的物质世界,在发展过程中取得的每一条真理都是对无限发展的物质世界的靠近和认知,也就是证明了世界是无限发展的,但同时也是可知的;最后,从真理发展的角度来看,绝对真理是由无限条真理汇总之后组合而成的,因此,如果物质世界是可以被发现的,人类的认知是可以无限发展的,那么就必须承认绝对真理的存在。真理的相对性,即相对真理,其含义也包含了三个方面:首先,从人类认知的层面上来说,认知层面是发展的,是动态的,因此在认知的过程中真理也是有待发展的,任何真理都有其一定的局限性和范围性,是在一定领域内的正确认识,并非一条真理能够涵盖所有范围和领域;其次,从真理发展的深度方面来说,任何真理都是在物质世界的不断发展中形成的,它具有阶段性,是在一段时间内对物质世界和客观事物、规律的无限接近的正确认识,因此,任何真理都是需要进一步深化的;最后,任何真理都是在客观事物发展的过程中产生的正确认识,因此,对于真理而言,任何真理都是有待发展的。任何客观真理都存在着绝对性和相对性的统一,从真理对客观物质世界的正确认识而言,真理是绝对的,即使客观物质世界如何发展,它都是不能被推翻的;但是从真理是对客观事物、物质世界的接近性的正确认识而言,任何真理都是相对的,因此,随着物质世界的发展任何真理都是亟待发展和不断发展的。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是马克思主义的一个基本原则,但是实践标准其本身也具有确定性和不确定性。实践标准的确定性,即其绝对性体现在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也就表明了除了实践标准之外,再无其他能够检验真理的标准,只要是通过实践进行检验的真理都是客观真理,都是正确的认识,都是不可推翻的。实践标准的不确定性,即在历史发展的阶段中,实践标准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它只能针对历史阶段中的某一个时期的客观真理进行检验,但是其无法也不能从充分地证明或者驳倒在同一阶段、不同阶段认识的真理性。因此,对于实践来说,其检验真理的过程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并不是指其能够通过一次实践便能够证明真理的正确认识。已经被实践检验过的真理还是需要接受、进行实践的检验。只有我们坚持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