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科学好玩的报纸公开课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大班科学活动教材第四章《有趣的物理现象》,具体内容包括认识报纸的特性,探究报纸的承重能力,了解报纸的再利用等。二、教学目标1.让幼儿了解报纸的基本特性,如轻盈、柔软、易撕裂等。2.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3.教育幼儿学会节约资源,保护环境,懂得废旧物品的再利用。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让幼儿理解报纸承重能力的原理,培养幼儿团队协作能力。重点:认识报纸的基本特性,学会废旧报纸的再利用。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教具:报纸若干,透明胶带,剪刀,小玩具等。2.学具:每组一张报纸,透明胶带,剪刀,小玩具。五、教学过程1.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1.1教师展示报纸,引导幼儿观察报纸的外观、质地等。1.2邀请幼儿分享生活中报纸的用途,引导幼儿关注报纸的多样性。2.例题讲解(10分钟)2.1教师演示报纸的承重能力实验,让幼儿观察并思考。2.2讲解实验原理,引导幼儿讨论如何增强报纸的承重能力。3.随堂练习(10分钟)3.1幼儿分组进行报纸承重实验,教师巡回指导。4.报纸再利用(10分钟)4.1教师引导幼儿讨论废旧报纸的再利用方法。4.2幼儿动手操作,将废旧报纸制作成手工艺品。5.2邀请幼儿分享学习心得,引导幼儿关注生活中的科学现象。六、板书设计1.报纸的基本特性2.报纸承重实验3.报纸再利用七、作业设计1.作业题目:与家人共同完成一个废旧报纸手工艺品,并记录制作过程。2.答案:略。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反思:本节课通过实践操作,让幼儿了解报纸的特性及再利用,培养幼儿的动手能力和环保意识。2.拓展延伸:鼓励幼儿在家庭中寻找其他废旧物品,进行创意制作,提高幼儿的环保意识和创新能力。重点和难点解析1.教学难点与重点的确定2.例题讲解中的实验原理和操作3.报纸再利用的实践操作4.作业设计的生活化与创意性5.课后反思与拓展延伸的深入性详细补充和说明:一、教学难点与重点的确定重点在于让幼儿通过直接体验和操作,掌握报纸的基本特性,以及通过实践活动培养他们的环保意识和动手能力。难点在于如何让幼儿理解报纸承重能力的物理原理,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创新设计。二、例题讲解中的实验原理和操作结构强度:为什么结构设计会影响报纸的承重能力。材料特性:如何利用报纸的柔软性和可塑性进行结构设计。力的分布:如何均匀分配重物的力量,使报纸不易破裂。操作上,教师应提供清晰的操作步骤,并进行安全提示,确保幼儿在实验过程中的安全。三、报纸再利用的实践操作在报纸再利用环节,教师应引导幼儿:发挥想象:鼓励幼儿思考报纸除了阅读外,还能有哪些创意用途。实践技巧:教授简单的折纸、剪贴等技巧,帮助幼儿将想象变为现实。环保教育:强调再利用的重要性,引导幼儿在生活中实践环保。四、作业设计的生活化与创意性作业设计应紧密结合生活,鼓励幼儿在家庭中实践:生活化:作业内容应鼓励家长和幼儿共同参与,增强家庭互动。创意性:作业题目开放性强,允许幼儿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特长进行创作。五、课后反思与拓展延伸的深入性课后反思应包括:教学方法的适用性:评估本次教学中所采用的方法是否有效,幼儿的参与度如何。教学目标的达成度:分析幼儿在知识掌握、能力提升、情感态度等方面的表现。拓展延伸的深入性:提出更具挑战性的问题或活动,引导幼儿在课后继续探索。拓展延伸活动可以包括:科学小实验:鼓励幼儿在家尝试其他材料的承重实验,探索不同材料的特性。环保行动计划:与家长一起制定家庭环保行动计划,如分类垃圾、节约用水等。创意展示:组织一次班级内的环保创意展示活动,让幼儿展示自己的作品,分享环保心得。通过上述重点和难点的解析,教师可以更好地把握教学过程中的关键环节,提高教学效果。同时,注重课后反思和拓展延伸,有助于幼儿在科学探究的道路上持续前进。本节课程教学技巧和窍门一、语言语调1.使用生动、形象的语言,增强幼儿的兴趣和注意力。2.语调起伏有致,通过语音的抑扬顿挫来突出教学重点。二、时间分配1.确保实践操作环节时间充足,让每个幼儿都有机会参与。2.控制好每个环节的过渡时间,避免拖堂或过于仓促。三、课堂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