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虑供应链企业绿色社会责任的政府补贴决策研究摘 要:通过构建一个由制造商、零售商与需求市场组成的三级供应链运作博弈模型,考察在政府不同补贴强度下,惩罚成本、消费者对绿色技术投入的关切程度、绿色技术投入水平对各主体均衡参量的影响,尤其探讨了政府补贴强度对供应链系统的影响,并确定补贴强度的最优范围。结果表明:(1)政府补贴对供应链绿色技术投入水平产生直接正向影响;(2)政府补贴对消费者剩余、零售商均衡经济利润、制造商均衡利润均产生正相关作用,对产品批发价产生负相关作用;(3)政府补贴强度与制造商利润呈凹函数,可确定恰当的补贴强度区间和最优点。在政府补贴程度最优点上,企业对政府的每一单位补贴均实现补贴资金的最大利用率。关键词:供应链;企业社会责任;政府补贴;绿色技术投入;补贴强度DOI:10.13956/j.ss.1001-8409.中图分类号:F274 文献标识码: 文章编号:引言随着企业传统运作模式所带来的资源浪费、环境恶化等问题日益严重,消费者对绿色产品的认可度不断增加,绿色环保深入民心,绿色消费理念逐步树立。在此背景下,考虑绿色技术投入的供应链运作管理成为政府、企业和学者们关注的热点。绿色技术投入不仅可以推动供应链企业加快转变生产方式,而且能够有效协调供应链上下游的绿色偏好,最终实现供应链生态与环境生态的友好可持续发展[1],但往往囿于资金、技术、市场等限制,企业进行自主绿色投入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不足,因此政府通过补贴来激励供应链企业加大绿色技术投入,成为推动企业技术创新和履行社会责任的重要途径之一。企业实施绿色技术投入是提高企业供应链能力的重要推动力,不仅是企业赢得未来市场竞争力的杀手锏,也是履行企业社会责任(CSR)的重要表现。早些年全球第二大棕榈油消费企业联合利华迫于公众压力,终止了与为种植棕榈树而非法破坏印尼热带雨林的全球第二大棕榈油生产商金光集团的合作,并承诺到 2015 年全面使用通过认证的可持续棕榈油[2]。惠普、松下等国际领先企业已广泛开展了供应链绿色管理实践,提升了企业自身环保形象的同时,也带来了竞争优势[3]。政府层面,欧盟分别于 2006 年、 2007 年实施的《电子电气设备中限制使用某些有害物质指令》和《化学品注册、评估、许可和限制》,使生产商高度重视供应链上游企业的有毒、有害物质及高风险化学品的管理[4]。在我国,习近平同志在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上提出“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