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综合治理”:中国治理的话语体系与经验理论——兼与“多中心治理”理论比较 摘要:中国式“社会综合治理”模式与我国国情紧密关联,是经过经验验证的合理模式。其意涵随着中国社会的协同发展而不断优化和创新,因而总体上不断适应中国发展的现实。这种模式与现代法治政府的理念高度契合,不断发展“综合治理”模式是解决现实问题的重要保障。“社会综合治理”有其独有的话语体系并区别于西方的“多中心治理”话语体系;其所形成的经验理论,即“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也已日臻完善。“社会综合治理”话语体系与经验理论彰显着中国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关键词: “社会综合治理”;中国治理;多中心治理;话语体系;经验理论 一、 问题的提出“治理理论”、“多中心治理”等肇始于西方的理论概念,近年来频频被视为学术热词,获得了学界的广泛关注。一些学者和实践部门甚至已将“治理理论”、“多中心治理”奉为“经典”,乃至“包治百病”的“灵丹妙药”。即使有些持批评意见者,抑或是中立立场者,都普遍存在着一个致命的弱点:近乎一致地忽略了对中国社会综合治理现实发展的发现和挖掘,甚至对中国的治理实践投之以鄙视眼光。在中国知网全文期刊的 CSSCI 期刊上,笔者将“社会综合治理”作为检索的关键词,设置从 2002 到 2017 年的时间跨度,通过筛选后结果有 59 篇。笔者进一步统计发现,在这 59 篇文献中,只有极少数是涉及到政治学或者公共行政学的,在这类专业期刊上发表的文献也少之又少。超过 90%以上的文献都是发表在如法学、税务等相关领域的期刊,且对“社会综合治理”理论的研究只是点到即止,并没有进行深入的展开。2013 年 10 月,习近平总书记专门就“枫桥经验”发表讲话并表示:50 年前,枫桥干部所开创的枫桥经验是以群体群众为基础的就地解决矛盾的社会问题治理经验;如今 50 年后,枫桥经验的内涵不断升华,并且随着社会主义的发展而逐渐演化为社会问题综合治理的经验。为此,习近平总书记就吸收借鉴枫桥经验作出了重要的指示,指出要吸收借鉴枫桥经验的优秀成果,不断发扬优秀的传统,为群众创新工作方法,贯彻好党长期以来坚持的群众路线。1中国改革开放已经走过了四十年的发展历程,社会秩序稳定、经济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稳步提升、国际影响力不断提高。然而,流行于当下的一种不正常、不自信的心态则与中国的改革创新不相符。过分推崇西方发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