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陪读生"家庭教育误区讨论 随着我国城镇化进程的加速,农村生活水平的整体提高以及人们对教育的重视,农村孩子大量进城求学。这就出现了家长陪读现象,甚至出现了陪读生群体。城镇学校的中小学生中,三分之一甚至二分之一是陪读生,有的是父母双方陪读,有的是父母双方中的一方陪读,一方打工供给孩子上学,普遍以母亲为主。还有的父母都出去打工,由祖辈或者亲戚看管。由于家庭主角的缺失,教育理念和方法的偏差,使得孩子普遍孤僻、自私、骄横、厌学,陪读生家庭教育误区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应该激发出孩子学习的内在动力 一部分陪读生家长认为,把孩子送到城里的学校,认为城里的学校设施齐全,教学水平高,不需要自己教育,就放任自流,不再怎么管孩子。另一类陪读生家长则恰恰相反,对孩子的管制太多。这两种极端的养育方法都让孩子失去了内在的学习动力。那应该如何激发孩子学习的内在动力呢?1、帮助孩子树立远大的梦想梦想是方向,梦想是力量,有梦想的孩子有人生的方向和目标。相反,没有梦想的孩子,眼前一片迷茫,不知人生的方向。因此,帮助孩子树立远大的梦想就非常重要了。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家长要逐渐引导孩子扩大梦想,矫正梦想,使得梦想有意义、有价值。在帮孩子树立梦想的路上,家长应该一路欣赏、鼓舞,使孩子的梦想有意义、有价值。锲而不舍,最终实现自己的梦想。2、学会放手袁让孩子自我决策、自我管理相当一部分陪读家长对孩子的一切包办,不给孩子自我决策、自我管理的机会。父母的包办,不仅体现在孩子的学习上面,还体现在生活方面,就连孩子吃几碗饭,穿几件衣服,孩子自己都不能自己做主,都得听父母的安排。包办的结果,造成了孩子的严重依赖性,缺乏活力,缺乏主动性。那么,家长应如何做呢?家长应该适当放手,让孩子自我决策,自我管理。比如在每学期开学前,家长应该鼓舞、协助孩子,让孩子自己做好本学期的规划。他自己做的决定,他就会自觉去努力,去拼搏。低年级孩子写作业时,假如有不会做的题,家长最好找借口不要及时去辅导,先让他自己思考。在学习上,有时候父母越懒,越装着不懂不会,孩子的学习就会越主动,越自觉。在生活上,自己能干的事尽量让孩子自己干,培育孩子独立思考和自己想办法解决问题的好习惯。 二、学会正确赏识孩子 正确的赏识孩子,是孩子健康成长的重要因素。但许多陪读生家长却不会正确赏识孩子,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只表扬孩子取得成功的结果袁却忽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