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第 4 节 能量之源———光合作用的过程教学设计 授课: 高业军一、教材分析 本节课为高中生物必修1《分子与细胞》(人教版)第 5 章 第4节《能量之源──光与光合作用》中的学习内容.第4节的教学包括“捕获光能的色素和结构”、“光合作用的原理和应用”两小节。“光合作用的过程”是继《光合作用的探究历程》学习之后,老师引领学生深化而有简短地认识光合作用过程中化学反应的实质的最重要、最核心的教学内容。 二、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概述光合作用的光反应和暗反应阶段的化学反应,比较二者的区别和联系;2.从物质转变和能量转换的角度,简述光合作用的实质.技能目标1.尝试对光合作用过程的图解进行自主性、探究性的学习;2.尝试利用“同位素标记法”探究 H2O 中的氢原子在光合作用中的转移途径; 情感目标通过模仿学习科学家的讨论方法,通过与老师和同学的合作学习与探究,体验自主学习、探究学习与合作学习成功的的乐趣。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光合作用的过程和实质,光反应过程和暗反应过程的区别和联系;教学难点:光反应、暗反应过程中物质和能量的转变过程.四、教学设计思路 教学过程秉承“学生为主体,老师为主导"的教学理念。本节课是关于用多媒体课件演示发生在一个叶绿体中的光合作用全程的动态过程。与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不同,本节课在“翻转课堂式教学模式”下,学生在家利用老师的教学案和老师录制好的(光合作用的过程)教学视频完成知识的学习,该视频只有 5 分钟的时间,针对一个特定的问题,有较强的针对性,视频具有暂停、回放等多种功能,可以自我控制,有利于学生的自主学习。而课堂变成了老师学生之间和学生与学生之间互动的场所,包括答疑解惑、知识的运用等,从而达到更好的教育效果.互联网的普及和计算机技术在教育领域的应用,使“翻转课堂式”教学模式变得可行和现实.学生也可以通过互联网去使用优质的教育资源。而课堂和老师的角色则发生了变化。老师更多的责任是去理解学生的问题和引导学生去运用知识。学生根据学案实施流程和老师的引导,首先可通过自主阅读课本有关段落,简要寻找、梳理出光合作用两个阶段的知识要点,然后在老师指导下,深化理解、注重比较并学会归纳知识要点。 整个学习过程老师要注意方法的介绍、学情的关注和适时点拨。特别注重通过图解的认识、列表的比较,认清光合作用的光反应和暗反应中,物质和能量的变化过程、化学反应发生的部位和条件等,让学生能够真正明确光反应和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