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基建文化建设讨论 摘要:高校基建文化为建设美好校园环境提供了有力支撑。通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高校基建场景文化、协同文化、制度文化、担当文化、实干文化、诚信文化、暖心文化建设,形成基建管理的“软实力”,促进高校基建管理工作健康有序进展,同时提升校园建筑与景观环境的内涵和品质。 关键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高校基建文化 高校肩负着人才培育、科学讨论、社会服务、文化传承创新、国际沟通合作的重要使命,高校的建筑乃至一砖一瓦、一草一木都承载着学校的使命担当,积淀着一代又一代师生的青春岁月,彰显着校园的文化品行。良好的校园建筑与景观环境在承担文化育人载体的同时也需要先进基建文化的支撑。通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高校基建文化建设,既是提升建筑与景观环境内涵和品质的需要,也是提高高校基建管理水平的有效途径,更是符合扎根中国大地办大学的要求。 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高校基建文化建设的重要意义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当代中国精神的集中体现,凝聚着全体人民共同的价值追求。要以培育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为着眼点,强化教育引导、实践养成、制度保障,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国民教育、精神文明创建、精神文化产品创作、生产、传播的引领作用,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社会进展各方面,转化为人们的情感认同和行为习惯[1]。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见》提出,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国民教育全过程。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围绕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纳入国民教育总体规划,贯穿于基础教育、高等教育、职业技术教育、成人教育各领域,落实到教育教学和管理服务各环节,覆盖到所有学校和受教育者,形成课堂教学、社会实践、校园文化多位一体的育人平台。意见还指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注重发挥校园文化的熏陶作用,要完善校园文化活动设施,重视校园人文环境培育和周边环境整治,建设体现社会主义特点、时代特征、学校特色的校园文化[2]。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指出,扎根中国大地办大学,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理想信念教育为核心,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3]。大学校园建筑与景观环境是高校精神文明创建,精神文化产品创作、生产、传播的载体,是构成校园文化育人平台的要素之一。通过社会主义核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