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声乐教学之音乐修养教育思考 摘要:高校音乐中,声乐课程占据主要位置,在教学过程中,老师常常重视技巧,而忽视其他方面,并没有将注意力过多放在如何提高学生音乐修养之上。在素养教育不断深化的今日,音乐老师要加强对学生音乐修养的培育,改变传统声乐教学重视技巧的问题,从而进一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 关键词:高校声乐;音乐修养;教育教学 高校音乐教学中,不能忽视声乐教学这一环节。老师在教学过程中通常会选择多种多样的方法,激发学生对学习的兴趣,使学生的能力得到进一步提升。技巧是许多老师看重的教学内容,因此,老师并没有将更多注意力放在如何培育学生音乐修养之上。声乐教学的目的是为了培育高素养的声乐人才,演唱者在演唱某一歌曲时,必须要了解作品背后的文化内涵,再运用熟练的技巧演绎作品。因此,高校声乐老师要在声乐教学中加强对学生音乐修养的培育。 一、高校声乐教学中音乐修养教育的必要性 在高校声乐教学中融入音乐修养可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学生能够具备高尚的情操与高雅的品位,博文强识,具有一定的艺术造诣。声乐艺术与情感密切相关,演唱者在演绎某一首歌曲时,需要展示出歌曲的思想情感,通常在歌唱的声音中会有独特的文化韵味,而这与演唱者的音乐素养有很大的关系。高校的大学生对新事物充满强烈的好奇心,正处于学习声乐的最佳时机。老师通过声乐教育培育的音乐素养,使学生可以了解到不同作品的文化表现方式和创作者的情感,这样就可以保证学生的文化素养得到进一步提升。当代人越发重视对精神文化的追求,这就对声乐等艺术表现形式提出更加严格的要求。演唱者在演唱某一首歌曲时,需要全情投入,融入自己对作品的理解,这样就可以能够给人带来良好的体验。在声乐教学汇总融入音乐素养的培育,可以保证声乐教学内容与时俱进,更能够培育学生对音乐作品的理解能力,从而更好地把握作品的主旋律,了解作品所渗透的文化与情感,准确进行演绎。音乐修养包含的内容众多,老师在开展声乐教学时,需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与鉴赏能力,将音乐修养和声乐演唱技巧内容同步传授,使学生能够以更加饱满的情绪演绎作品。 二、高校声乐教学中音乐修养教育的具体措施 (一)提高学生的德育素养,正确诠释作品。为了进一步提高学生的音乐修养,老师在声乐教学中,要积极培育学生的德育素养,使其能够具有良好的道德素养。许多老艺术家之所以备受人们尊重,往往就是由于其德艺双馨。也就是说,在艺术的领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