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学分制下班级管理论文 1 学分制下班级管理暴露的新问题 (1)班集体表现出离散性和虚化性,学生班级观念淡化。出现“同学不同班”、“同班不同学”的现象,同一班级的同学在一起上课的机会减少,沟通和沟通也相应减少。班级中每一个同学的学习进度、课程表不尽相同,并且在时间和空间上也有一定的差异性。这种小学至高中以来,同学之间互动作用的弱化,导致群体约束也失去了作用,自制力差的学生表现出“松、懒、散”。 (2)学分制给班级活动的开展也带来了一定难度,活动的内容、形式、场所受到了一定的限制。由于学分制下教学时间安排得较满,学校组织的各项集体活动及其传统的组织方式受到影响。一个班级的同学基本很少坐在一个班级之内,班级实际已经高度虚化。这时,学生管理工作的难度加大、工作量增多,要把一条简单的通知有效地传递到每名学生中去,要比原来困难得多。学分制下班级没有固定教室,班干部召集全班同学开班会或进行其它活动也就困难得多。学分制下学生活动的主要场所由教室转向了宿舍、操场或校外,因此想要提高班级凝聚力将更加困难。 (3)为适应社会对综合性人才的要求,学生需要拓宽视野,增强适应社会的能力。由“单一角色”向“多重复合角色”转变,或参加兼职工作或投入到其他形式的勤工助学活动中。与学年制相比,学分制让学生更容易实现这些愿望,但也使班级管理的难度加大。当前高校学分体制下,完善改革最重要的是要加强班级管理提高班级凝聚力。 2 管理人才的选拔和培训可有效提高班级凝聚力 大一开学之初是班级工作管理的关键,同学们刚刚进入大学校园没有目标便很容易迷失自己,不知在什么时间需要做什么,这时的管理更加容易,也是培育班风的最佳时候。这时班长及其管理团队的作用就显得更为重要了,所以应当对班长和班委的选拔格外重视,并在委任后进行相关管理培训,便可决定整体班级进展方向及前景。 (1)当同学们刚刚踏进大学校园,非常需要一个人能够给予建议,这时候同学们所听到的任何关于学校的情况、大学生活的模样以及大学生应当以怎样的方式上大学,都会深深地印在心里,也就形成了一个潜意识,这种潜意识对大学四年的进展也至关重要。所以军训的时候,可在班助的协同下及时选定班长候选人,并通过一定的班务实践最终确定班长人选。 (2)开学之初,应当明确班级共同遵守的法律规范有助于形成良好的班风,避开日后处理琐事。公约的制定可由班长提出建议、班委会讨论、班会提议,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