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学报 PDCA 的质量管理实施 一、问题提出 在《自然哲学之数学原理》中又引入了惯性质量———即动质量,之后在万有引力定律中定义了引力质量,并提出了动质量和质能的关系,由此可以看到人们对质量特性的认识是一个不断进展和深化的历史过程,不同历史进展阶段对质量固有特性的认识是存在差异的。质量满足要求的程度更多体现在产品质量中,产品质量是指产品满足规定要求(或需要的)的特征或特征的总和[2]。简言之,产品质量是指产品能够满足人们物质、文化生活需要的特性,这些特性包括技术特性、功能特性、安全特性、经济特性和文化特性等等。为了全面提升产品的质量特性,20 世纪 50 年代末,美国的费根堡姆博士提出了全面质量管理( TotalQualityManagement,TQM ) 的 概 念 , 并 构 建 了PDCA(Plan,Do,Check,Action)质量管理思想[3],经过不断进展,20 世纪 80 年代,国际标准化组织(ISO)颁布了国际质量管理和质量保障标准(ISO9000)。高校学报既是一种物质产品(出版物),更是一种知识产品(学术成果),具有政治质量、编审质量、学术质量、出版质量和服务质量等独特的质量属性[4-6],也有满足知识传播和学术沟通的特定功能要求,作者在文献[6-7]中已做详细论述。因此,要全面提升高校学报的综合质量,就应该加强高校学报的全面质量管理。PDCA 循环是全面质量管理思想能得以实现的重要方法,因此采纳 PDCA 的质量管理方法来探讨高校学报的质量管理,不仅可以提高学报的综合质量和影响力,也有利于使高校学报的质量管理符合 ISO 质量标准体系,并逐步使期刊与国际接轨。 二、PDCA 管理思想 PDCA 循环(也称为戴明环)是由美国统计学家戴明博士(W.EdwardsDeming)提出来的,它反映了质量管理活动的规律。PDCA 循环是能使任何一项活动根据有计划且有效进行的一种逻辑工作程序,在质量管理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日本从 20 世纪 50 年代至今一直设立有“戴明质量奖”。 (一)PDCA 循环的四个阶段 根据 PDCA 循环模式的思想,一个 PDCA 循环应该包括如下四个阶段[7]:1.P(Plan)计划。收集梳理各种情况并仔细分析,确定管理目标,制定工作管理计划。2.D(Do)执行。根据工作计划具体开展管理计划中各项工作内容。3.C(Check)检查。检查执 行 计 划 的 结 果 , 总 结 成 败 , 明 确 效 果 , 找 出 问 题 。4.A(Action)行动(或处置)。对总结检查的结果进行处...